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既往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缺血性脑梗死(AIS)再灌注治疗后发生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HT)有关,但鲜有证据表明NLR是否与AIS后自然发生HT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NLR与未接受再灌注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出血转化的关系,进一步明确白细胞亚型对出血转化的影响,为HT的早期发现提供新的血清学指标,有助于识别缺血性卒中发生HT的高危人群。 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脑梗死发作后7天内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未接受血管内治疗、静脉溶栓等再灌注治疗,且在入院后的24小时内已收集相关实验室数据。HT定义为人院时CT未提示有出血,但随诊磁共振成像(MRI)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显示出血。根据患者入院时是否发生出血转化分为HT组和非HT组。采用单变量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等指标与HT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白细胞指标预测HT发生的能力。 结果:1、我们纳入了202例发生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其中HT组48人,非HT组154人。通过单因素分析,我们发现HT组和非HT组间在大面积梗死、房颤、NLR、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碱性磷酸酶上存在差异(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面积梗死([OR]=5.272,95%可信区间[CI]=2.16-12.89,P=0.000)、房颤([OR]=6.228,95%可信区间[CI]=1.98-19.63,P=0.002)及淋巴细胞计数水平([OR]=0.46,95%可信区间[CI]=0.22-0.95,P=0.036)、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OR]=1.303,95%可信区间[CI]=1.03-1.65,P=0.026)、NLR[OR]=1.406,95%可信区间[CI]=1.12-1.77,P=0.003)是H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通过ROC曲线对比白细胞指标对急性脑梗死后HT的预测能力:NLR(曲线下面积[AUC]0.77,95%CI0.69-0.86,P<0.01);中性粒细胞(曲线下面积[AUC]0.71,95%CI0.62-0.80,P<0.01);淋巴细胞(曲线下面积[AUC]0.73,95%CI0.64-0.81,P<0.01)。4、白细胞指标按最佳截断值设为二元变量后再次在原模型中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高水平NLR、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低水平的淋巴细胞计数是HT的独立预测因子。 结论:我们发现高水平的NLR、中性粒细胞计数及低水平的淋巴细胞计数是未接受再灌注治疗的AIS患者发生HT的独立预测因子,且NLR有更高的诊断价值;此外,与先前的研究一致,大面积梗死、房颤是AIS患者发生HT的重要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