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ArcGIS Server和Flex技术,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景观格局指数和生态风险方法,实现了WebGIS版红树林信息管理系统。它与传统WebGIS程序相比,具有美观的界面、易开发性、强交互性、良好的用户体验等特点,并且能充分利用计算机、服务器和网络等系统资源,实现资源最佳配置。本文首先论述了珠三角红树林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的背景与意义,阐明互联网和信息化时代珠三角红树林专题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需要;然后对GIS在红树林研究中的应用、WebGIS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ArcGIS Server和Flex在WebGIS中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介绍了研究区、本文研究目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接着结合本次开发具体操作对系统开发平台(RIA与Flex技术、ArcGIS Server平台、ArsSDE与SQL Server空间数据库)和系统开发关键技术(客户端组件开发、服务器Java EE架构、Tomcat服务器、地理处理服务)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其次,重点论述了珠三角红树林信息管理系统中评价与分析功能的理论方法,其中包括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景观格局分析和湿地生态风险评价理论与方法;最后构建了珠三角红树林信息管理系统,从需求分析、总体设计、数据处理与数据库设计到功能模块演示都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演示。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本文展示了珠三角红树林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设计理念、过程与功能实现,基于ArcGIS二次开发实现了地图基本操作、图层管理、要素查询、搜索定位、标记绘图、面积长度量算等功能,并实现了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景观格局分析和湿地生态风险评价功能,系统界面美观、交互性强、运行流畅。(2)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模块中引入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反映了红树林湿地土地利用景观总体有序度、均匀度和优势度方面的变化,土地利用动态度衡量了研究时段每种地类的活跃程度,而这种变化的原因和活跃度的具体方向、大小,则利用了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来进行定量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信息熵、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方法互相关联、层层递进有利于分析、呈现红树林湿地土地利用信息变化。(3)景观格局分析模块中使用景观格局指数方法,有利于反映大小、形状、属性不一的景观斑块类型和数目,以及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规律,也可以一定程度反映具体的生态过程和生态意义。(4)生态风险分析模块中按照格网采样,使用多种景观格局指数计算各个采样格网生态风险,采用克里金模型进行空间最优插值,最后进行地理处理服务结果发布,该方法有效的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中分析了红树林湿地生态风险。(5)构建了基于ArcGIS Server和Flex的WebGIS的通用设计框架,并分别从客户端、服务器端和数据库端阐述了该通用框架系统的具体实现,且这个框架可以应用到其他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