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日被动构式的认知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e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动构式是一个为国内外众多语言学家所关注和感兴趣的语言现象,因为这种构式结构独特,表达了相对于主动意义的被动意义。不同的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被动构式。传统语法家从结构和意义两方面对其研究,结构主义注重详细的描写,生成语法借用其生成理论框架分析,功能流派从信息和语用两方面进行研究,虽然都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对被动构式的形成原因未作深究。本文试图从构式语法理论和原型理论的视角对英日被动构式进行对比研究,以揭示英日被动构式的本质特征、认知动因以及二者的共性和个性差异。不同的语言学家多年来对被动构式进行研究,给出了各种各样的定义,也做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但至今难有定论,得出的结论也不能完全令人满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被动构式作为一个语法范畴,其内部结构是不同质的,其内部成员表现各异。被动构式内部的差异若用构式语法理论和原型理论便可给出一个较为满意的解释。构式语法理论认为,构式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即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构式一旦形成,便具有自己独立的结构和意义,对进入构式的词语有约束作用,并使其产生原本没有的意义。构式作为一个整体,大于其构成成分之和,且具有独立于其组成成分的句法特征或语义特征,而且任何一个构式的意义是不能从已有的其他构式或者其构成成分推断出来的。同时,构式语法认为原型效应同样存在于构式中,其成员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英日被动构式作为两个范畴,同样表现出原型效应,其成员由处于中心位置的典型成员和一系列处于边缘位置的非典型成员构成,并且有着不同的特点。被动范畴是人类思维中被动观念体现在语言表达层面的一种基本语法范畴。属于两种不同语言的英日被动构式具有相同的构式意义,表示“受事论元遭受到影响,这个影响是由动词所表示的动作造成的”,同时在被动意义的表达上采用着不同的方式。根据构式语法和原型理论,英日被动构式各自由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组成,构成不同的连续体,其表达的被动意义也逐渐由强变弱,完全符合认知范畴的特征。本文以构式语法和原型理论为指导,深入分析英日被动构式的构式义,对比两种语法结构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语用功能,并对比分析两种构式的理想化认知模式及其原型效应,连续体及不完全对应性,以期发现两种构式的共性和个性,以及隐藏其背后的形成原因和深层机制。本文主要从构式角度对英日被动构式作整体对比分析,从而揭示两种构式的共性和个性,加深我们对英日两种语言的认识。希望本研究对外语教学、二语习得、英日翻译以及其他构式的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及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模糊语言是一个有趣而复杂的研究领域,它在人类语言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并被广泛地使用于口语和书面语。模糊语言在交际中的大量出现在语用上总是有着充足的理由,同时它的灵活使用
词类是语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词类标注在词典编纂中是一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词类一直是汉语界一个棘手的问题。汉英词典词类标注的对象是汉语,近年来标注词类的汉英词典
本文论述了双辊式连铸机的铸轧辊在各种交变应力的共同作用下,表面裂纹的产生和扩展,并对它的修磨方法提出了一些指导性意见。
各种政策和法律法规在全球化格局下应运而生。因此,与此相关的一系列英汉法律法规的互译也自然成为翻译的重要对象之一。而中国的入世更是对中国法律翻译者的巨大挑战。虽然
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对我国竞技体育的考核与评价这一议题进行探索。在我国竞技体育的集体利益至上的环境下,竞技体育迅速发展,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会上蝉联金牌榜榜首
吸引幼儿注意,需要采取丰富的教育手段,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从而督促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在实际的社会教育中,因为每个幼儿的实际经验与社会活动的设计感知是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