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城市会展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在加强贸易往来与信息交流,促进城市经济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全球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我国城市会展经济发展存在很多误区,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整合城市资源,为实现城市会展经济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是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 目前,国内外关于会展的研究多是从短期、静态角度出发,针对会展城市营销、会展参与者动机、制度政策作用等方面所进行的独立、分散的研究,缺少长期、动态和系统性研究,尚未形成统一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完备的实证研究框架,仍处于规律探索阶段,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研究的方法和手段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城市会展与城市经济存在互动关系,以往研究者没有予以重视,因此,本文力求将城市会展与城市经济相结合,搭建一个较为系统的城市会展经济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平台,从而为城市会展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依据这一主线,本文综合运用多种理论和方法,围绕我国城市会展经济运行的客观实际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为城市会展管理者、决策者和实践者提供了有益的支持和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构建了城市会展经济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城市会展经济系统的概念范围作出了界定,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方面剖析了影响城市会展经济系统运行的主要因素。利用动态计量经济学原理在多变量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框架下,以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为案例,对城市会展与城市经济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揭示了城市会展与城市产业结构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协整关系,构建了城市会展与城市经济增长的中期均衡方程和短期波动方程,得到了城市会展的需求量、成交额与城市服务业产出、工业产出之间的数量影响关系,确定了决定系统运行状态的关键变量,发现了系统的涌现性特征,揭示了城市会展与城市经济之间存在非线性互动关系。 在进一步研究城市会展与城市经济的非线性互动关系过程中利用耗散结构理论以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为检验工具发现会展需求量与农业、服务业产出长期趋势服从逻辑斯蒂映射方程,会展需求存在耗散结构分岔,据此建立了包括资源、政策、市场、空间、时间和技术的6要素模型,对城市会展的主要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补充和完善。利用带有结构突变的内生性单位根检验方法对会展需求进行结构突变检验,揭示了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是会展需求从随机无序增长进入稳定有序的耗散结构分支的根本原因,在国家统制型封闭式保护贸易政策下,政府主导的空间型发展模式是随机趋势不平稳过程,在向市场型开放式自由贸易政策转变过程中,市场主导的效率型发展模式是带有结构突变的间断趋势平稳过程。 依据耗散结构理论演绎了城市会展经济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的一般结构形式,提出了决定系统运行状态的6个重要评价指标。推导和论证了城市会展经济系统的结构稳定性条件,提出了识别系统运行模式的方法,发现了城市会展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利用广州市1996年-2006年的数据进行了系统仿真分析,结合仿真系统的未来演化信息,对城市会展经济系统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改善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