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逆流填料塔的热泵加湿-除湿海水淡化系统性能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zh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湿-除湿海水淡化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海水淡化技术,已有的加湿-除湿海水淡化装置多以太阳能为驱动能源,使用时易受气象条件限制。针对此种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逆流式填料塔的热泵式加湿-除湿海水淡化系统,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内容包括:
  (1)逆流式填料塔是热泵式加湿-除湿海水淡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一种聚丙烯填料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该填料的传质系数经验关联式和空气侧阻力损失系数的经验关联式,为填料的性能分析和优化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建立了逆流式填料塔内空气和水之间热质交换的数学模型,利用控制容积平衡法对热量平衡和质量平衡微分方程进行离散求解,为填料的性能分析和优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2)理论分析了喷淋水质量流速、空气质量流速和填料高度对填料塔加湿性能的影响,评价加湿性能的指标包括加湿量、效率和本文提出的增湿比能。随后引入了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以填料体积、增湿比能和喷淋水水泵耗功为目标函数,优化了填料塔的喷淋水质量流速、空气质量流速、填料横截面积和填料高度。
  (3)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逆流式填料塔的热泵式加湿-除湿海水淡化系统,并针对该系统建立了完整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外部参数变化对热泵机组运行状态的影响,更加贴近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在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数学模型后,讨论了系统进口处的空气温度、空气含湿量、空气流量、海水温度和海水流量等参数对系统淡水产量的影响。该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参数影响分析为后续的优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4)对基于逆流式填料塔的热泵式加湿-除湿海水淡化系统进行了优化研究。首先利用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建立了该系统的淡水产量和能耗等关键参数的黑箱模型,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了计算速度。随后结合逐月典型气象参数,利用多目标粒子群-支持向量回归复合优化方法对系统进行了优化研究,为该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虚拟手术仿真系统在计算机上建立手术器械与组织模型,模拟出手术器械与组织的交互场景,可以用于手术培训和指导、手术方案制定和优化、手术导航等。在虚拟手术仿真系统中,手术器械与软组织交互是难点。首先需要建立组织器官准确的几何模型。其次对软组织的触压、提拉、切割、缝合、抽吸等各种类型的手术操作都是以软组织形变作为基础。软组织的虚拟手术仿真系统的核心是形变模型,构建一个准确且能实时处理的软组织形变模型一直是
学位
随着对模糊系统理论研究的不断完善与深入,模糊系统已经被成功地应用于诸如分类、控制、信号处理以及决策支持等很多领域。利用模糊系统作为一种处理实际问题的新兴手段,其目的不是在于激化模糊的概念,而是在于让模糊的概念具备清楚的描述方法,从而达到简化问题的目的。模糊系统已经被证明是全局逼近器,因此只要模糊系统足够复杂,那么通常其性能是足够令人满意的,但对模糊系统过于复杂的设计却不利于实际应用。  可解释性无
学位
随着全球变暖趋势加剧,水文与气象生态的变化愈加强烈,导致全球水旱灾害发生频率增加、强度加重,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愈加严重。本文以河南省作为研究区域,使用记载水旱灾害的史料文本数据,运用文本分析与自然语言处理(NLP)等方法,分析了河南省水旱灾害时间跨度长达近四千年的时间规律、河南省县级维度下的空间规律,并构建水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与指标体系,得到河南省地级维度水旱灾害风险等级。主要研究
近年来,应用程序更多的以云服务方式部署,用户通过浏览器等途径通过网络访问云服务。这种方式在增加服务便捷性和开放性的同时也带来了性能和可用性方面的不确定性。负载测试是评估应用程序性能的重要手段,能有效预防性能风险,保障云服务质量。传统的负载测试多基于本地集群方式实现,由多台本地主机相互配合发起服务访问请求,完成测试任务。这种方式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和维护测试主机,主机运行和维护代价较高;并且硬件资源
学位
随着“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我国制造业不断创新发展,同时伴随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售后服务市场所面对的用户群体也越来越大。服务商作为下游直接接触客户的企业角色,却没有综合利用多个价值链中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从中发掘更多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数据智能的方式为自身或其它企业提供服务。对此,论文基于第三方云服务平台,结合服务商的实际需求,对多价值链下的售后数据服务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完成了系统
学位
学位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针对饱和软土情况进行地下结构抗震安全性分析。研究工作包括三个核心内容:一是正确模拟饱和场地,有效反映饱和土的动力特性,二是准确求解地下结构的地震动土作用,三是合理评估结构的地震反应。为此,本文首先介绍了Biot饱和两相介质理论,然后基于该理论,建立了饱和软土中地下结构抗震分析的间接边界元模型和有限元-间接边界元耦合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地下结构的地震动土作用和地震反应进行了系统分析
学位
天然沉积的土经数百万年甚至数亿年的自重固结形成天然地基,具有明显的结构性,在宏观上体现出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吹填土地基与天然地基的形成过程不同,一般是将近海的疏浚泥浆通过水力吹填手段输送至需要回填的场地,经过较短时间的固结和沉积后,再通过排水加固形成。  加固前的吹填土固结程度很低,土颗粒之间、土颗粒与孔隙水之间的双电层结构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因此没有明显的结构性,属于可流动的宾汉体。未经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