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多数城市的房价越来越高,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政府于近年来推出了限购等政策措施,但房地产调控的实际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十九大召开后,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通过构建长效机制来促进市场稳定,实现住有所居成为了热点问题。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主体利益的不均衡长期制约着市场的稳定发展,而这也是导致调控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因此,以市场主体的利益均衡问题为视角,在此基础上来构建长效机制成为了房地产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以构建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为研究目标,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的利益入手,分析了房地产调控失效的原因。在对三方主体进行博弈分析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长效机制的主要内容。具体内容安排如下:全文在梳理我国近年来房地产调控的基础上,对调控效果做了评价,通过分析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博弈,总结了调控失效的原因,并由此引导出构建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的必要性。通过总结相关的研究,构建了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的构成体系,并运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对市场三方主体做了利益均衡的博弈分析,从而得出达到各主体利益均衡的结果。文章从第四章到第六章开始,按照目前的现状、解决问题的措施、相关经验借鉴或实例分析的逻辑思路,分别对长效机制中最主要的三项内容——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土地供应制度和房地产税制度做了具体的论述,并依据博弈分析的结果,在每章的最后一节里阐述了三方主体利益均衡的实现方式。全文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第一,我国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是一套相关制度的完善与调整。按照每项内容的重要性程度,分别包括了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土地供应制度和房地产税制度等相关内容。第二,本文按照三方主体在各项制度中利益均衡的实现方式,对其提出了应有的指导性建议:对政府而言,政府在长效机制中起主导性作用,政府要加强规制和监管;对企业而言,企业要随着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的建设实现转型发展;对消费者而言,消费者需要主动认知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