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目标追求的成败对自尊的影响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un_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无意识的一些相关研究逐渐在心理学界兴起。已有研究证实,无意识目标可以通过外部方式激活,并且被激活的目标会引起个体的持续追求。无意识目标追求的成败是通过工具启动个体的无意识目标,个体自动地追求这个目标,并通过任务的难易设置来操纵个体追求目标的成功和失败。自尊是自我系统的核心部分,是个体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情感体验,是自我体验的一种,并从各个方面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自我服务归因偏向是个体倾向于把积极有利的行为结果归因于自身内部的、稳定的因素,而倾向于把消极不利的行为结果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因素。本研究以无意识目标追求的成功与失败为考察对象,探讨分析了其对自尊以及自我服务归因的影响。本文首先系统介绍了无意识的概念,对目标追求理论,无意识目标追求与激活的方式与机制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通过两个2x2被试内实验设计,设置因变量分别为被试自尊得分与被试归因分数。通过杂乱句子任务启动激活被试的无意识目标,运用容易和困难两种瑞文测验对被试的追求目标的成功与失败进行操纵。然后,运用自尊量表与自我服务归因测验对被试的自尊得分和归因得分进行量测。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统计计算,探讨分析无意识目标追求的成败与自尊的关系,以及无意识目标追求的成败与自我服务归因的关系。通过本文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研究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目标可以通过无意识激活,并且在接下来追求成功或者失败后能够影响个体的自尊水平。目标的主效应是显著的,启动无意识目标的条件下的被试,比不启动目标的被试表现出更高的自尊水平;任务难度的主效应也是显著的,完成简单瑞文测试的被试比完成困难瑞文测试的被试表现出更高的自尊水平。2、当被试的自尊受到威胁时,他们更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因素,而将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任务难度的主效应显著,即执行困难任务的被试较之执行容易任务的被试具有更强烈的自我服务归因偏向,并且这一现象在被启动无意识目标追求的被试身上表现的更为明显;而目标的主效应不显著。3、个体自尊同时具有可变性和稳定性两个特点。启动被试无意识目标追求的被试的自尊水平与不启动条件下的自尊水平不同,完成容易瑞文测验的被试的自尊水平与完成困难瑞文测验的被试的自尊水平不同。而归因测验前后被试的自尊水平并没有显著改变,这是自尊稳定性的表现。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领域信息化的全面推进,教育技术界对知识管理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个人如何有效的获取、利用、管理和创新知识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门话题。存在于教育领域的两大群体,即
游戏治疗在西方已有八十多年的发展历史。游戏治疗领域学派林立,游戏治疗师的理论取向多种多样,如儿童中心学派、阿德勒学派、荣格学派、完形学派、认知行为学派等等。各学派在
本文对湖北省成年男性体质各项指标的变化及影响其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湖北省成年男性2000年与2005年体质状况,揭示五年来湖北省成年男性的体质变化趋势
近几年,我国女子篮球运动成绩出现明显下滑趋势,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和2006年的日本世锦赛都没有进入前八名。成绩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体能水平差、对抗性不强被专家们认为是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