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命运的转变及其机理——基于鲁西东村三类九户贫困户的调查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soft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贫困理论、扶贫政策演变以及扶贫开发研究的比较多,但是针对贫困户命运转变的研究却少之又少。要实现精准扶贫,就需要对贫困户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在新形势下,深入描写贫困户命运的转变过程,剖析其中的因果联系,对于未来扶贫政策走向、贫困户实现脱贫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依托华中师范大学“百村观察”项目调查平台,遵循“文献梳理—过程描述—剖析解释—提出建议”的研究路径,以山东省平阴县东屿北崖村三类九户贫困户为研究对象,运用个案研究方法细致描摹其命运的转变过程,并分析其中原因,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脱贫路径。对于“贫者赤贫”类,主要从分析他们的教育水平、身体素质、生产技能水平和思想观念等内部原因和产业结构与农村市场发育程度等外部原因对他们命运的不同影响,从多个角度找到命运不同变化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未来贫困户命运转变的三种类型,即“自身丧失脱贫能力、“自身努力即可脱贫”和“依赖自身和外力脱贫”。最后针对这三类,分别提出脱贫路径,对于“自身丧失脱贫能力”型需要国家健全并创新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此类人群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对于“自身努力即可脱贫”,从提高自身受教育水平、经营副业和“迁移”脱贫等方面着手;对于“依靠自身和外力脱贫”型,从改变落后思想观念、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方面来脱贫。
其他文献
学位
村庄,作为人类聚居的一种形式,其变迁直接反映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在政治学的视野下,村庄的权力结构与实际运作体现了“村民自治”的程度。当下的中国处在城镇化的进程当中,乡村正
作为患者的一项基本权利,患者隐私权在西方国家有关病人权利的立法中早已确立起来。但是,我国法律没有明确使用患者隐私权的概念,保护患者隐私的规定主要散见于各种医药卫生
P2P技术的出现深刻改变了网络中的信息传递模式,基于P2P技术的文件共享已成为目前网络上信息共享的主要方式,使用P2P软件后,个人用户不需要通过服务器就可以实现与他人的资源
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是公司法立法宗旨之一。我国新《公司法》引入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该法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