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区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lxg19841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与竞争力经济学理论,“地区竞争力”可表述为“一个特定地区在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中具有相对于其他地区更能优化资源配置、营造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从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在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动态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上,设计出了一套评价地区竞争力强弱的统计指标体系。此体系包括六大类:经济实力竞争力指标、产业竞争力指标、对外开放度指标、基础设施指标、地区管理指标和可持续发展指标。随后,对我国八大地区的六大竞争力评价指标进行了基本描述性分析(截面数据分析及指数分析),就整体而言,我国八大地区的总体现实竞争力都不强,而且大多数地区的竞争力强弱较失衡;具体来说,沿海地区的现实竞争力较强于其他地区,但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潜在竞争力则较强于沿海地区。同时,借助于SPSS统计软件,利用因子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对我国八地区的竞争力得分及其影响因素作了实证研究。因子分析法指出可利用5个公共因子代替30个原始指标分析评价,并得出了八大地区的竞争力强弱的排序。在分别对我国31个省市的六大类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出的因子得分的基础上,利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出各省市的最后因子得分,以此得分为各省市的竞争力值,然后对八大地区的29个指标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地区竞争力强弱与科技教育投入、对外开放度及基础设施的相关程度较高。故各省委省政府要在发展各自的特色的同时,注重全面发展,提升地区整体竞争力,进而增强国家国际竞争力。
其他文献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是一种综合性风险。商业银行的各种风险通过货币市场或资本市场最终可能导致流动性风险的发生。流动性风险很容易造成银行体系的不稳定,甚至会生成一个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