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旅游景观是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它的发展不仅体现了农村传统的产业转型的过程,也对提高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有重要作用。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景观设计良莠不齐,设计中盲目跟风,景观缺少个性,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现象。民俗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结合,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民俗文化是在生产生活活动中由人类创造,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传承、积累、演变,为一定区域内人们所认同的文化,具有当地人文历史特征。如何把乡村自然资源和传统民俗文化相结合,设计形成乡村独特的文化旅游景观,是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文章对传统民俗文化和乡村旅游景观的理论进行梳理,发现如今民俗文化传承表现出衰落迹象和乡村旅游景观各地兴起但缺少特色的发展现状,从而对袁家村和马嵬驿两个案例中民俗文化在其旅游景观中的运用进行分析,总结出民俗文化在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中运用的策略有:通过认知、选取与凝练主要民俗文化,确定景区的游览主题,并利用其设计作为景观序列,来组织空间;提取民俗文化的图案、材料、色彩、制作工艺等元素,转译到景观细部设计中,打造独特景观;结合节日、娱乐民俗的特点,设计乡村旅游活动空间,来促进民俗活动的开展,提升乡村活力;借助戏曲等演出、展览馆以及景观小品等,营造丰富的民俗风情氛围,加强旅游中对于乡村文化的体验。本文将乡村作为基点,通过对民俗文化和乡村旅游景观的理论知识与案例的研究,总结民俗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经验借鉴,结合六营村景观设计实践,以期达到在以民俗文化旅游为主题的的乡村景观设计中将生态、经济、文化和谐统一,并对其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设计中对于民俗文化的实践有:选取六营村的泥塑文化作为入户空间的主题,即中国泥塑园,保留泥塑文化原型基础上进行点状规划布置,以此展开整个综合展示空间的景观序列;提取挂虎和坐虎泥塑的图案、色彩运用到广场模纹花坛的形式和色彩以及景观铺装和小品中,在景观墙上展示泥塑的制作工艺以及发展史等;结合六营村的民俗风情,建设西府民俗风情体验园和农家乐;借助戏台、工艺展览馆、艺人之家、泥塑一条街等传递民俗文化,打造文化体验的乡村旅游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