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因素与玉米品质关系研究

被引量 : 51次 | 上传用户:niuyq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于2000—2001年在山东泰安山东农业大学农场和新疆石河子大学农场联合进行。通过山东、新疆不同生态区的插期试验,研究了不同生态条件下不同玉米品种的生长发育和籽粒品质的变化,重点分析了生态因子对不同生态区玉米品种籽粒品质的影响,以及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品质差异,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生态因子与籽粒品质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试验结果如下: 1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籽粒的品质变化 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籽粒品质差异显著。山东、新疆不同生态区玉米籽粒的营
其他文献
偃麦草染色体上携带有许多对改良小麦抗性、产量、品质、适应性强等的有益目标基因,如抗条锈、叶锈、杆锈、白粉病、黄矮病、耐旱、耐盐碱、多蘖、高蛋白等。通过远缘杂交的方法,可将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或基因导入到普通小麦中,使后者获得偃麦草的优良性状。 本实验为了转移偃麦草属的有利基因,利用西南地区推广的小麦品种川麦107为母本,来源于中间偃麦草和长穗偃麦草两个八倍体小偃麦杂交所得的F_1为父本,对其杂
为扩大杂交小麦亲本的遗传基础,我们实验室构建了一个以国外小麦(主要是以国外普通小麦为主,包含一些我国的普通小麦)为主要血缘的轮回选择群体,创造出一批农艺性状优良的轮回选择后代材料。 本实验选用上述轮回选择群体中选育出的15份后代材料(两份斯卑尔脱早熟材料,13份普通小麦大穗大粒材料)以及5份我国北方冬麦区优良普通小麦,分别从其农艺性状表现、轮回选择后代材料与普通小麦品种杂种优势和SSR分子标
近年来,由小麦白粉病菌(Blur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Bgt)引起的小麦白粉病在全国发病面积广泛,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培育抗白粉病小麦品种并运用到生产实际中显得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