榄形风车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学院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ixiao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榄形风车子Combretumolivaefrme Chao是使君子科(Combretastaceae)风车子属(Combretum)植物,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的灌木和乔木,美洲和澳洲也有少量分布。风车子属植物的根、茎、叶、花和种子均可以作为药用部位,在亚洲的不同地区被当做民间药广泛用于治疗肝炎、痢疾、呼吸道感染甚至癌症。本实验重点对榄形风车子的叶和茎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筛选出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有效成分。   方法:将榄形风车子的茎(叶)分别粉碎,75%的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得到榄形风车子茎(叶)粗提物的浸膏;粗提物的浸膏用水混悬,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将各部分萃取液减压回收得到相应的浸膏;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法、正(反)相硅胶柱色谱法、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SephadexLH-20)和重结晶法对以上各部位的浸膏分别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并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数据(MS、IR、1H-NMR、13C-NMR、HSQC、HMBC)及文献对照法确定单体化合物结构。   结果:本实验从榄形风车子的叶(茎)中共分离出11个化合物,它们分别为:三对节酸(SerratagenicacidⅠ)、熊果酸(UrsolicacidⅡ)、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Ⅲ)、23-hydroxyimberbicacid-23-O--L-4-acetylrhamnopyranoside(Ⅳ)、3,23-diacetoxylimberbicacidMeester(Ⅴ),1,3-diacetoxy-23-hydroxy-imberbicacid-23-O-α-L-rhamnopyranoside(Ⅶ).其他5个化合物正在鉴定中。   结论:化合物Ⅴ首次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Ⅶ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其他文献
目的:本实验以补阳还五汤处方为模型药物,试图建立一套完整的溶度参数法的研究方法,并希望找到溶度参数值的变化规律。方法:用基团贡献偏摩尔溶度参数计算法计算溶度参数,用薄层色谱法(TLC)、反相气相色谱法(IGC)测定溶度参数,用均匀设计和星点设计安排实验。结果:1、用基团贡献偏摩尔溶度参数法计算得苦杏仁苷的溶度参数值为29.20(J/mL)1/2;薄层色谱法测定苦杏仁苷的溶度参数值为26.34(J/
目的:构建有效便捷的细胞模型筛选具有神经营养和(或)神经损伤保护的活性物质。利用所建模型对部分贵州中药及民族药粗提物及化合物进行神经营养和神经损伤保护活性筛选,寻找
论文主要论述了两种浙南特色中草药佛光草(Salvia substolonifera E.Peter)和白花苦灯笼(Tarenna mollissima(Hook.et Arn.) Rob)的化学成分研究。从两种植物中共分离得到14
超临界流体萃取(Slapercritical Fluids Extraction,SFE)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提取分离技术。该技术是利用CO-超临界流体(CO-SCF)为萃取剂,从液体或固体中萃取出待测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