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层级中的最高层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责任。然而,随着我国研究生不断扩招,研究生的质量有下滑趋势,在一些功利目的的驱使下,人们更多关注学历和文凭,研究生自身的优势和潜能却被忽视了。同时,针对研究生的心理方面,人们关注的更多的是其消极的一面,例如压力和焦虑的研究,其积极心理机能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实现幸福感作为幸福感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关注人们对自身的了解,尤其是自身优势和潜能的发现,并将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以提升个人的生命意义。因此,针对当前研究生的情况,有必要研究该群体的实现幸福感状况,并探寻提升实现幸福感的途径。在我国,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导师及任课教师关系密切,导师及任课教师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培养研究生,对研究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因此,有必要研究和研究生息息相关的教师自主支持,探讨其对研究生实现幸福感的影响。同时,学术研究和科研工作是研究生阶段的主要活动,因此引入学习投入,探讨其与教师自主支持及实现幸福感的关系。本研究以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实现幸福感问卷的汉化和信效度分析(研究一),同时对研究生实现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二)。研究一对《实现幸福感问卷》(QEWB)进行翻译并回译,以广西区内574名硕士研究生为被试进行测试,进而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适用于中国大学生及研究生的问卷。该问卷为单因子,包括21个题目。经检验,该问卷的信效度较好。研究二以498名硕士研究生为被试,通过对学习投入的引入,探讨教师自主支持、学习投入和实现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教师自主支持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生源地和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2.研究生的学习投入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奉献的均分最高。学习投入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3.研究生的实现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生源地、年级及是否跨专业读研上存在显著差异;4.教师自主支持、学习投入和实现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5.教师自主支持对学习投入和实现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学习投入在教师自主支持和实现幸福感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结合高校研究生培养工作,实证研究的结论或许能够给研究生的管理和培养提供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