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理想的心血管健康(cardiovascular health,CVH)行为和因素在中国北方人群中的流行状态,分析理想的CVH行为和因素数量与血尿酸(uric acid,UA)水平的关系,探讨CVH行为和因素理想与非理想状态间新发高尿酸血症的风险,以及基线理想CVH行为和因素数量对远期新发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内容和方法收集2006-2007年度、2008-2009年度、2010-2011年度及2012-2013年度开滦集团在职及退休员工健康体检的一般临床资料、检查化验结果和血UA水平。每二年为职工免费进行一次健康体检。所有体检者均填写调查问卷、接受体格检查和血生化检测。研究依据赫尔辛基宣言指南执行,并得到开滦总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所有体检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认知能力无缺陷,能够自行完成问卷的填写;(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2006-2007年度查体高尿酸血症者;(2)UA数据缺失者;(3)CVH行为和因素数据缺失者;(4)肾小球滤过率<30ml/min/1.73m2者。理想状态的CVH行为和因素的定义:理想的吸烟状态定义为从来不吸烟;理想的饮食定义为不喜盐;理想的体力活动定义为适度或积极的体力活动>80分钟/周;理想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定义为<25 kg/m2;理想的空腹血糖定义为<100 mg/dl;理想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定义为<200 mg/dl;理想的血压定义为在未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20mmHg且舒张压<80 mmHg。如不符合上述标准则定义为非理想。计算每个人具有的理想状态的CVH行为和因素数量,分别用0项、1项、2项、3项、4项、5项、6项、7项表示。高尿酸血症标准为:男性≥7mg/dl(416umol/L),女性≥6mg/dl(357umol/L)。计量指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偏态分布的计量指标经过log转化后进行分析比较;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率)[n(%)]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理想CVH行为和因素数量与2006-2007年度和血UA水平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CVH行为和因素理想与非理想状态间新发高尿酸血症的风险,以及基线理想CVH行为和因素数量对远期新发高尿酸血症风险的影响。在校正相关危险因素后,采用交互分析的方法,监测不同性别、年龄及饮酒状态对新发高尿酸血症的影响。P<0.05(双侧)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77787人,其中男性60951人,女性16836人,平均随访时间6年,共新发10344例高尿酸血症患者。(1)基线资料:2006-2007年度男性具有0-1项、2项、3项、4项、5-7项CVH行为和因素者分别占15.8%、26.7%、31.4%、19.9%、6.2%;女性具有0-1项、2项、3项、4项、5-7项CVH行为和因素者分别占4.6%、15.5%、27.9%、29.9%、22.0%。具有0-1、2、3、4、5-7项理想CVH行为和因素者中,新发高尿酸血症者分别所占比例为17.8%、15.3%、12.9%、10.4%、9.7%。(2)基线CVH行为和因素数量每增加1项,血UA水平降低0.1mg/dl(P<0.01)。(3)校正相关危险因素后,具有理想状态的BMI和TC者较非理想者高尿酸血症风险比值(Hazard Ratios,HRs)及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分别为:0.73(0.70-0.76)、0.85(0.82-0.89)。(4)在校正相关危险因素后,与具有0-1项理想CVH行为和因素者比较,具有2项、3项、4项、5-7项者高尿酸血症HR(95%CI)分别为:0.95(0.89-1.01)、0.84(0.80-0.90)、0.72(0.68-0.77)、0.64(0.58-0.70)。结论理想CVH行为和因素数量在以开滦人群为代表的中国北方人群存在较低的流行状态;随着理想CVH行为和因素数量的增加血尿酸水平逐渐降低;理想状态的BMI和TC水平者高尿酸血症水平患病风险较低;随着理想CVH行为和因素数量的增多,远期新发高尿酸血症风险降低,建议通过增加人群CVH行为和因素数量来降低高尿酸血症及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进一步提高公众CVH。理想CVH行为和因素数量与高尿酸血症、冠心病、脑卒中、外周动脉硬化、高血压病、抑郁、肿瘤等疾病密切相关,随着理想CVH行为和因素数量的增多上述疾病的发病率或患病率逐渐升高。因而在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全人群范围进行理想CVH行为和因素的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发生,将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前提一大步。而广大人民群众应增强CVH意识,积极促进CVH状态由非理想向理想水平转化,提高每一个理想CVH行为和因素在人群中所占比例,拒绝烟草、合理饮食、加强锻炼、控制体重、保持正常的血压、FBG、血脂水平,减少早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延缓心血管事件发病年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CV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