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税不同征收方式对我国区域经济影响的模拟研究

来源 :浙江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0rx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气候升温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量大,碳排放量居高不下,使我国的节能减排问题广受国际社会关注。在既不影响本国经济发展,又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环境的众多气候保护政策中,碳税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是一种最有效的减排措施之一。随着我国对于开征碳税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碳税相关问题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和深入。而征收方式作为构成碳税的基本元素,是进行碳税税收理论分析和制度设计的一个核心环节,在影响征收方式选择的诸多因素中,碳排放责任是近年来各界学者关注较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考量因素。因此,基于碳排放责任的视角研究碳税不同征收方式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不仅能够完善碳税制度设计的研究体系,丰富碳税征收方式选择及其经济效应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我国碳税开征实践,对碳税领域的研究发展和在推动绿色低碳革命的现状和政策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从理论分析和模拟研究两个方面对碳排放责任视角下碳税不同征收方式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展开研究。理论分析基于碳排放责任的视角,分析碳税不同征收方式即对生产者责任方征税和对消费责任方征税的经济效应机理。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无论选择对生产者责任方征税,还是选择对消费者责任方征税,由于碳税对二者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机理的存在使得二者会产生大致一样的作用结果。但由于选择对生产者责任方征税,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对消费者的间接转嫁,而选择对消费者责任方征税,不仅可以避免这一不合理现象,还能引导消费者的消费方式从不断增加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逐步转变为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简而言之就是,选择对消费者责任方征税的征收方式,是一个更公平合理的选择。在国际实践借鉴部分,基于碳排放责任角度,着重对选取的10个碳税实施国家其碳税征收方式选择的国际实践进行比较,以从中得出我国值得借鉴的经验。鉴于大部分国家都选择对消费者责任方征收碳税,本文认为,对于我国选择对消费者责任方征收碳税的碳税政策是更符合实际的决策。本文的模拟研究是在依据最新的2012年中国8大区域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上进行的,通过投入产出表测算出各区域间贸易往来的隐含CO2排放,以此来得到各区域生产者责任方和消费者责任方下的CO2排放数据。通过构建区域间产业和经济的碳税税负效应模型,在设定不同的碳税税率的情境下,对具体的敏感性影响进行分析,得出研究结果:从CO2排放情况看,选择按对消费者责任方的征收方式进行碳税征收,可以较大程度地减轻西北与东北等主要能源生产与输出区域以及这些区域相关产业受到冲击的程度,同时也能使东部沿海、南部沿海以及京津等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承担起更多的碳排放责任;从碳税征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来看,与对生产者责任方征收碳税相比,选择对消费者责任方征收碳税对西北与东北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区域的影响会小一些,而对于东部沿海、南部沿海以及京津等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来说,尽管额外成本在地区GDP占比稍微出现上升,但它们仍是八大区域中受影响最小的,对于中部、西南以及北部沿海区域来说,无论选择对哪一方征税,额外成本在地区GDP占比都相差不大;最后,再加之基于消费者责任方视角下计算的受严重影响的产业数量要远少于生产者责任方视角下的结果,故结合诸多因素选择对消费者责任方征收碳税在效果上要更为理想。另外本文的模拟研究还验证了初始碳税税率的设定,根据对碳税税率敏感性分析的结果,在按对消费者责任方征收碳税时,可设定碳税的初始税率在30元/吨以下,这样即便没有很好的优惠配套措施的情况下,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也不会太大。本文的研究结论从碳排放责任的角度分析了碳税不同征收方式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为政府在将来的绿色税制改革中开征碳税提供了经验数据。根据研究结果,本文为我国未来开征碳税时其制度要素的设计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选择对消费者责任方征税的碳税征收方式;实行区域差异化的碳税政策;设计差异化的、分级的碳税税率;和设计相应的优惠配套措施。
其他文献
通过对贵州花江柚木褐斑病病菌的多次分离培养.根据症状特点和致病性测定、病原菌的形态特点与培养性状,结果表明,柚木褐斑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真菌。5种供试药剂
通过调查,对宜州市目前社区建设取得的成绩及困扰发展的问题作了几点归纳,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推进宜州市社区建设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路.
我国翻译工作历史悠久,译著浩如烟海."重神似而不重形似"是翻译工作的标准.本文从严谨,修辞,风格三个方面论述这一标准的具体要求,表现出这项工作的艰辛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