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锂硫电池具有高比能、价格低廉等优势,是极具潜力的下一代储能系统。高性能的硫正极是Li-S电池的关键,升华硫(S8)和硫化聚丙烯腈(S@pPAN)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两类硫材料。但是,S8导电性差、体积膨胀大,存在严重的多硫化锂(LiPS)“穿梭效应”,导致电池可逆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差等问题。S@pPAN在酯类电解液中循环稳定性较高,仍存在反应动力学过程缓慢、分子结构及反应机制不明确、硫含量低、在醚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硫电池具有高比能、价格低廉等优势,是极具潜力的下一代储能系统。高性能的硫正极是Li-S电池的关键,升华硫(S8)和硫化聚丙烯腈(S@pPAN)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两类硫材料。但是,S8导电性差、体积膨胀大,存在严重的多硫化锂(LiPS)“穿梭效应”,导致电池可逆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差等问题。S@pPAN在酯类电解液中循环稳定性较高,仍存在反应动力学过程缓慢、分子结构及反应机制不明确、硫含量低、在醚类及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中穿梭效应等问题亟待解决。本论文基于S8和S@pPAN两类硫正极材料,对材料结构及化学组分进行调控,提升了其在不同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性能,结合电化学及物理表征测试,解析了材料的分子结构及电化学反应机制。为了解决S8正极反应动力学缓慢及LiPS“穿梭效应”的问题,采用硬模板法制备了钯纳米颗粒修饰的空心碳球(Pd@HCS)硫载体,研究了其在醚类电解液中电化学性能和动力学转化机制。该空心碳结构,具有较高的孔容和导电性,可以限制LiPS从正极内溶出。通过电化学测试,探究了Pd纳米颗粒对LiPS动力学转化的促进作用及对LiPS“穿梭效应”的抑制作用。吸附实验、DFT理论计算和X射线吸收谱表明,Pd纳米颗粒通过Pd-S键吸附LiPS,并在充放电过程中保持结构可逆性。Pd@HCS/S在1 C时初始放电比容量为805 mAh g-1,400次循环的平均容量衰减率为0.068%/每圈;在5.88 mg cm-2高S面载量时,0.2 C经过10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587 mAh g-1。为了解决S@pPAN材料导电性差和反应机制不明确问题,采用一步共热法制备了碘掺杂硫化聚丙烯腈(I-S@pPAN),研究了其在酯类电解液中电化学性能及充放电反应机制。I-S@pPAN结构为短链-Sx-聚硫分子通过C-S键结合到环化/去氢的共轭碳骨架上,碘以C-I键的形式存在。电化学测试及DFT计算表明,碘掺杂可有效促进S@pPAN的电子和Li+传输。非原位固态核磁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明,材料中-Sx-和共轭双键(C=N)均可以结合Li+并提供容量,是首次放电超过S理论比容量的原因。原位交流阻抗测试表明,I-S@pPAN电极表面生成CEI膜,包含高Li+导电性的Li F和Li I组分,利于提升正极反应动力学过程和循环稳定性。在酯类电解液中,I-S@pPAN在2 C时的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267 mAh g-1,经过1000次循环后为1077 mAh g-1,容量保持率为85%,8 C条件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085 mAh g-1。I-S@pPAN在室温钠硫电池中2 C时放电比容量为994 mAh g-1,在室温钾硫电池中0.1 C时放电比容量为947 mAh g-1。为了解决S@pPAN在醚类和聚合物电解质中的LiPS“穿梭效应”及反应动力学过程缓慢的问题,制备了黑磷改性的硫化聚丙烯腈(BP-S@pPAN)和硒掺杂高硫含量硫化聚丙烯腈(Se/S-S@pPAN),研究了其在醚类及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中的电化学性能。通过电化学测试及物理表征,探讨了BP-S@pPAN中无定形态P2S5+x对LiPS“穿梭效应”的抑制作用及动力学转化的促进作用。在醚类电解液中,BP-S@pPAN在0.1 C时放电比容量为1266 mA h g-1,100圈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1.1%,2 C时放电比容量达到1086 mAh g-1。Se/S-S@pPAN正极具有较高的S含量,包含短链-Sx-聚硫分子和S8两种类型的硫,Se和S在高温下形成Se-S共熔体,可以提升材料的导电性。Se/S-S@pPAN在PEO聚合物全固态电池中,具有较高的可逆比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在60 oC条件下,Se/S-S@pPAN在PEO-LLZTO固态电解质中,0.1 C和2 C时可逆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042和445 mAh g-1。
其他文献
收敛性和稳定性一直是数值分析的两个重要课题。在什么条件下数值方法是收敛的以及方法的计算精度如何是收敛性分析中比较关心的问题。在稳定性分析中,Lyapunov函数法是一个重要手段。然而当找不到合适的Lyapunov函数时,会利用数值解的稳定性来预测精确解的稳定性。另外,在精确解稳定的情况下,数值解能否保持精确解的稳定性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针对分段连续型随机微分方程(SDEPCAs)和中立型分段连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人类迫切需要寻求一种高效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来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氢气被认为是一种可用于先进燃料电池和燃烧的最具前景的能源载体,其具有除核能外最高的单位质量储能密度、且环境友好。对于氢燃料电池汽车,车载储氢需要更轻便、紧凑和经济的体系来替代高压气体储氢瓶。Mg H2具有质量和体积储氢密度高(分别为7.6wt.%和110g/L)、吸放氢可逆性好、资源丰富和无毒等优点,其
为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山东省邹平市开发区第三小学建立"好习惯银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采取定性、定量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评价,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和好评。五种颜色的习惯币强调综合评价,采取阶梯晋级方式。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平时表现,考核评价发放"习惯币",学生积满10枚习惯币到班主任处兑换1枚"习惯小达人"奖章;积满3枚"习惯小达人"奖章到年级组兑换1枚"好习惯标兵"奖牌;积满3枚"
小行星探测对于揭示太阳系起源和监测对地球潜在威胁的小天体具有重要意义,成为21世纪深空探测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精确自主导航是未来小行星探测器在绕飞和变轨等接近段中顺利开展任务必不可少的技术。基于惯性测量单元和导航相机的视觉辅助导航具有精度高和自主性强的优点,在小行星探测中有广泛应用前景。对于具有强非线性的视觉辅助导航系统而言,其导航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于融合视觉和惯性导航测量数据的非线性滤波算法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力学性能优异、可设计性强等优点,常作为承载结构主要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广泛使用。但由于其微细观组分配比多样,结构复杂且涉及多个空间尺度,使得其断裂过程呈现出强非线性和多尺度耦合等特点。采用传统的宏观表征手段及唯象理论方法很难深入理解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断裂过程及失效机理。随着材料微细观精细化建模方法的发展,从虚拟实验角度揭示材料多尺度断裂及失效机制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相场理论
钢结构具有自重轻、强度大、易于拼装、绿色环保等优势,在装配式建筑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将耗能减震装置引入预制装配式钢结构,可有效降低主体结构损伤,提升结构抗震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可预制装配的新型耗能减震梁柱节点——梁端防屈曲钢板耗能铰节点,由钢柱,悬臂梁,钢梁,机械铰以及一对防屈曲耗能板组成。机械铰用于承担剪力,一对防屈曲耗能板用于承担弯矩。节点受力机制明确,参数可设计性强。由于外包约束构件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自主水下航行器协同系统在军事应用领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自主水下航行器的高精度定位是成功执行任务的必要条件之一,然而水下环境不利于电磁波信号的传播,导致卫星导航系统很难对自主水下航行器进行准确定位,而价格高昂的高精度惯导系统不利于大规模应用。因此以搭载高精度导航系统的自主水下航行器为主艇,通过水声设备共享信息并测量相对距离,进而利用数据融合技术提高其余搭载低精度导航系统的从艇的定位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保持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保障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自身实力,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管理。企业财务会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财务会计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然而,企业金融会计存在着一些风险,这些风险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的影响力巨大。本文探讨了企业金融会计中的风险防范与控制问题,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TiO2半导体由于其优异的光电特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高表面活性等特点,是最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光阳极材料。然而,传统的TiO2光阳极结构简单,光生电子于光阳极内的传输依赖于载流子扩散作用,限制了电池器件光伏性能的提升。研究者对于TiO2光阳极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大量的改性工作,但其仍存在着光阳极内部电势弱、界面传输复合率高等问题。为了满足光敏化剂与日俱新的光生电子产率,迫切需要开发高电子传输能力的
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作为新的能量采集技术,可以灵活地将环境中或人体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是应用于电子设备的理想供能器件。目前有关TENG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其输出性能距离实际应用仍有一定的进步空间;此外,TENG的应用中,比如可穿戴设备乃至电子皮肤对其柔性透明等特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课题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研究对象,为提升其摩擦电性能,同时兼顾最终所制备的TENG柔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