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汽车产业作为广州三大支柱性产业之一,在促进广州经济增长与提高经济综合实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广州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已形成了基本完善的产业供应链,产业集群化也有一定的规模,并且集群的优势日益凸显。汽车产业相对于其他产业,其产业链较长,并且产业链上各环节企业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在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通过产业链上各环节企业集群式供应链环境下的协同不仅可以强化集群效应,也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最终实现规模经济效应。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发现:与集群式供应链内涵、体系结构、特征等相关的理论研究很多,但是,关于集群式供应链协同的研究大都是围绕库存协作或协同采购而展开,而以某一具体产业为对象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本文以广州汽车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协同度模型分析广州汽车产业集群式供应链协同的现状和不足之处,并且提出可行性的提高协同度的策略,为广州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依据。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分析了集群式供应链的内涵以及协同的驱动力和影响因素等;二是以广州汽车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供应链发展现状,并通过区位商理论以及非合作与合作模型等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广州汽车产业集群式供应链协同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三是通过构建协同度模型,实证分析广州汽车产业集群式供应链协同的现状,并运用协整理论通过Eviews数据分析,说明广州汽车整车制造业与区域物流的协整性关系,从而验证协同度模型的有效性。四是针对模型运行的结果,首先,与上海汽车整车制造业与区域物流的协同度进行对比,其次,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将广州、上海汽车产业的集群式供应链协同与国外汽车产业集群式供应链协同进行比较,并提出相应的提高广州汽车产业集群式供应链协同的策略。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数学建模方法构建协同度模型,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Matlab以及Eviews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本文研究从集群式供应链协同的角度为广州汽车产业的发展提出新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