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拟对非特异性肺功能改变(nonspecific pulmonary function,NSPF)的肺通气和气道指标的变化和特点进行研究,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类型肺功能改变的认识。研究方法:复习2012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肺功能室完成并包含肺总量(TLC)测定值的肺功能资料,筛选符合NSPF改变的报告。NSPF的入选标准为:(1)FEV1/FVC≥70%;(2)FEV1 或 FVC<80%预计值;(3)TLC≥80%预计值。统计报告对应病例的一般资料、病因、临床特点、肺功能指标,并与复习资料中符合轻度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简称轻度阻塞组)、轻度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简称轻度限制组)和肺功能正常(简称正常组)的病例进行比较,分析NSPF肺通气指标的特点。对肺功能资料中包含脉冲震荡(impulse oscillometry system,IOS)检查的报告,比较NSPF组与轻度阻塞组、正常组在气道阻力指标(Fres、R5、X5、R5-R20、R20等)方面的的差异。最后,分析NSPF病例的病因谱,筛选病因为阻塞性气道疾病(阻塞病因亚组,包括哮喘和慢支)和限制性肺疾病(限制病因亚组,包括百草枯中毒和间质性肺炎)的病例,对比两组肺通气功能指标间的差异,分析不同病因下NSPF通气流速方面的特点。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1.研究共复习含TLC测定值的肺功能报告3638例,符合NSPF组447例,占总复习病例12.3%,轻度阻塞组125例,轻度限制组128例,正常组1313例。进一步筛选含IOS气道阻力指标的病例,其中NSPF组18例,轻度阻塞组18例,正常组23例。NSPF病因谱中呼吸系统疾病占78.1%,有哮喘12例,慢支7例,百草枯中毒80例,间质性肺炎29例等。2.NSPF 组通气流速指标 FEV1%pre、FEF25%pre、FEF500%pre、FEF75%pre、MMEF%pre测定值均较轻度限制组和正常组降低,但高于轻度阻塞组测定值(p值均小于0.001);NSPF组容量指标RV、RV/TLC测定值高于正常组(p<0.01)。3.与正常组比较,NSPF组Fres、X5、Rp、R5、R5-R20均升高(p<0.05),两组R20无明显差异;NSPF组同轻度阻塞组相比,各IOS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4.阻塞性气道疾病和限制性肺疾病均可表现为NSPF,阻塞病因亚组(n=19)的通气流速指标 FEV1%pre、FEF25%pre、FEF50%pre、FEF75%pre、MMEF%pre 均较限制病因亚组(n=99)测定值减小(p<0.05);阻塞病因亚组容量指标RV/TLC、TLC%pre高于限制病因亚组(p<0.05)。结论:1.NSPF是一种临床并不少见、独立的肺功能类型;2.NSPF气道总阻力增高,以周围气道粘性阻力增高为主;3.阻塞性气道疾病与限制性肺疾病均可表现为NSPF,阻塞性气道疾病的通气流速指标下降更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