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40年生杉木林皆伐火烧后三种更新方式(火烧+人工栽杉、保留采伐剩余物+不栽杉、保留采伐剩余物+人工栽杉,分别以BR、NR和AR代替,下同)及毗邻的相近林龄杉木人工林(对照,CR)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皆伐火烧后三种更新方式下土壤呼吸速率及其组分呼吸速率夏季和冬季的昼夜变化,三种更新方式及对照地土壤呼吸速率、异养呼吸速率和自养呼吸速率的季节动态,环境因子(土壤温度、土壤湿度,近地面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的季节动态以及三种更新方式土壤部分理化指标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土壤呼吸速率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建立土壤呼吸速率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数量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更新方式下土壤呼吸速率昼夜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地、三种更新方式之间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土壤温度能解释CR、BR、NR和AR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变化的97%、65%、86%和90%;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夏季和冬季差异不明显;三种更新方式中,双因素模型中自养呼吸的Q10值最高,而在对照地中,异养呼吸的Q10值最高;BR、NR和AR地的土壤呼吸速率年通量分别是7.20、6.97、7.39和6.10 tC·hm-2·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