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训练对游泳运动员下肢力量及运动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myxyj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振动训练(Vibration Training)作为一种新兴的力量训练方法,其原理来自于通过振动台的波动性刺激方式,使受刺激部位在多质点状态下产生不随意肌肉的反射性收缩,从而引起肌肉收缩力量的增长。当国内外研究学者发现振动刺激,可以应用于运动训练领域的力量训练中之后,振动训练便引起了国内外更多人的注意,特别是各国的优秀教练员与运动员们。其研究的范围,从最初局部振动刺激,逐步发展到个身的振动刺激训练;研究的深度,从最初仅仅描述其现象,逐步发展到探讨振动刺激训练的机制,以及如何优化振动力量训练方案。游泳项目中,强大的下肢力量除了可以使运动员在游进中保持较高的身体位置,为游进提供的良好前进动力外,还是提高游泳运动员绝对速度的基础。本研究旨在及时跟踪国际最新力量训练理论和技术,从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视角,探索在常规的陆上体能训练过程中增加振动训练是否可以在短期内有效提高游泳运动员的下肢力量及运动成绩,探讨游泳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新思路,为游泳运动员进行科学的专项力量训练提供参考。本研究选取18名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2014级游泳专项的学生,分为两组,实验组在振动训练仪上进行下肢力量训练,对照组在非振动条件下进行相同内容的训练,记录两组运动员实验前、中、后三次测试下肢身体形态、下肢力量及运动成绩方面的测试结果,实验后将这些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振动训练对游泳运动员下肢身体形态无显著性影响。(2)八周训练后,实验组运动员立定跳远及两种形式纵跳的腾空时间均有显著性变化,深蹲、半蹲最大力量两组均有大幅提高,且实验组成绩增幅更大(P=0.000)。可见振动训练对提高游泳运动员下肢力量具有较好效果。(3)振动训练后,实验组运动员50m主项打腿成绩有显著性提高,而50m主项成绩则无显著性变化。
其他文献
学校归属感是衡量学生心理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硕士研究生作为一个正在壮大的群体,其学校归属感现状也日益受到关注。目前,国内外对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研究日益丰富,但都集中于
主观幸福感可以作为评估生活质量和个人心理状态的良好指标。因此,在生活压力日益加剧的当今社会,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得到了普遍重视。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影
武广客专最大坡度达到20‰,在特殊模式行车条件下,动车组可能会停在分相无电区。本文根据武广高铁关节式电分相结构,结合供电调度的工作实际,探讨动车组停在分相无电区后的应急处
介绍了齐鲁石油化工公司0.6 Mt/a连续重整装置的设计和满负荷标定情况以及装置尚需解决的问题.该装置采用法国石油研究院的连续重整第二代再生技术,与以往的引进方式不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