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以固体粒子稳定的乳液(Pickering乳液)为模板,以PLGA(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为结构材料,以芒果苷为模型药物,制备载芒果苷的多孔微球,从而达到缓释芒果苷,减轻芒果苷被肠道菌群代谢的作用。方法:1.考察二步法制备Pickering乳液模板和空白PLGA多孔微球的影响因素,确定制备工艺并制备空白PLGA多孔微球,同时考察操作更简便的一步法工艺,并尝试用一步法制备空白PLGA多孔微球。2.考察载芒果苷PLGA多孔微球的制备工艺,尝试用包混悬液法、包饱和溶液法、饱和溶液吸附法来制备载药微球,同时建立载药微球中芒果苷含量的测定方法,并测定三种不同工艺制备的载药微球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然后确定载药微球制备的最终工艺。3.通过体外释药测试,考察最终工艺制备出的载药微球,相对于原料药而言,是否有缓释的作用。4.通过肠道代谢测试,考察载药微球是否有减轻芒果苷被肠道菌群代谢的作用。结果:1.通过二步法,以双重pickering乳液为模板,成功制备出空白PLGA多孔微球,并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得出制备材料间的最佳比例为:H30疏水二氧化硅(g)/中间油相(ml)=1/200;内水相(ml)/中间油相(ml)=1/2;N20亲水二氧化硅(g)/外水相(ml)=1/200;初乳(ml)/外水相(ml)=1/4;PLGA(g)/二氯甲烷(ml)=1/20。而一步法无法制备出多孔微球,只能制备出实心微球。2.包混悬液法、包饱和溶液法、饱和溶液吸附法制备出的载芒果苷PLGA多孔微球,其载药量分别为0.21%、0.08%、0.05%,包封率分别为16.15%、41.12%、25.70%。从载药量最大化的角度考虑,确定包混悬液法为制备载芒果苷PLGA多孔微球的最终工艺。3.通过体外释药测试,发现在15min之内,载药微球对于原料药而言,无明显缓释作用,二者均在15min后达到最大累计释放率,且15min至24h内最大累计释放率无明显变化。但24h内,原料药累计释放率接近100%,载药微球累计释放率为84%左右,载药微球内部有药物未完全释放出来。对原料药组和微球组的最大累计释放率进行t检验(n=3),t=48.24,P=0.0000,方差齐,在a=0.05水平,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通过肠道代谢测试,发现对于原料药组,微球组的肠道菌群液中,芒果苷浓度下降的速度稍慢,在代谢时间为4h的时候,原料药组中的芒果苷已经被代谢完全,而微球组中仍维持有0.00077mg/ml的浓度。对原料药组和微球组在反应时间为4h时的芒果苷剩余浓度进行t检验(n=3),t=97.03,P=0.0000,方差齐,在a=0.05水平,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二步法,以双重Pickering乳液为模板,以PLGA为结构材料,以包混悬液法为载药工艺制备的载芒果苷多孔微球,具有缓释芒果苷的作用,并能减轻芒果苷肠道代谢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