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幽默,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频繁出现在文学、影视、广告和日常交际中,它不仅能够愉悦人们的心情,给人以轻松诙谐之感,同时能够活跃气氛、缓和矛盾,调节社会关系,是人类思想和智慧的体现。正因如此,幽默现象一直备受各个领域学者的关注,国内外学者从心理学、哲学、社会学、修辞学和人类学等领域对幽默进行了研究。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学者开始从语言学领域对幽默进行研究。随着语用学的日趋成熟,国外学者Sperber&Wilson于1981年尝试从语用学角度来研究幽默。我国学者吕光旦教授于1988年开始运用语用学理论研究幽默,自此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运用语用学相关理论来分析研究幽默现象,其中大部分学者运用会话含义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和关联理论来解释幽默现象,但从语用预设角度分析幽默的研究并不多见。作为幽默载体之一的情景喜剧为幽默的语用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语料。《生活大爆炸》是一部正在热播的反映“科学天才”生活的情景喜剧,其语言特色幽默诙谐,深受全世界观众的喜爱。本文运用语用预设理论从语用学角度分析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中的幽默,找出其幽默的产生机制,探讨《生活大爆炸》这部情景喜剧是如何运用语用预设来产生幽默和达到喜剧效果的。本文运用语用预设的基本理论以及幽默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乖讹论,采用语料分析法和归纳分析法对《生活大爆炸》中的幽默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利用预设的四个特征来产生幽默:即违反预设的共识性,取消预设的合适性,利用预设的可撤销性和利用预设的可追加性来制造话语中的乖讹,随之产生幽默。文章认为,违反预设的共识性分为缺乏共识性和故意取消共识性两种情况,预设合适性的取消则出于有意和无意两种状况。此外,文章指出了导致预设被撤销的具体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语言因素包括句内语境、篇章语境和归谬法结构,非语言因素包括常识、背景知识和身势语。文章得出以下结论:(1)语用预设的存在是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中幽默产生的重要因素;(2)通过运用语用预设,《生活大爆炸》成功地制造了幽默诙谐的喜剧效果,充满讽刺、调侃和戏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