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粘胶囊指纹图谱分析及药效学研究

来源 :贵阳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tc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降粘胶囊制剂为研究对象,建立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分析方法,从定性定量的角度全面的控制其内在质量,对降粘胶囊质量标准进行提升;建立动物病理模型,对降粘胶囊进行抗血栓药效学实验,改善微循环障碍实验;为该制剂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1)采用HPLC法,优化提取方法及色谱条件,选用AgilentC-18(4.6mm×250 mm,5μ m)色谱柱,以乙腈-0.05%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25℃,流速1mL·min-1,进样量10μ L,波长272nm;建立指纹图谱方法。运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A版”评价10批不同批次降粘胶囊指纹相似度,采用对照品比对法、制剂和药材相关性分析法,对复发制剂指纹中指纹峰进行药材归属。(2)对降粘胶囊进行含量测定研究,以葛根素、丹参酮HA、柚皮苷为指标性成分,建立HPLC方法,对3种成分含量进行同时测定。(3)采用小鼠腹腔注射角叉菜胶,建立小鼠尾部血栓模型,通过不同给药组血栓长度比较,考察降粘胶囊对体内血栓形成的影响;采用局部滴加50ug·mL-1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溶液0.5mL,建立大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模型,通过BI-2000型微循环观测系统,观察肾上腺素滴注前后不同时间点内、不同组间降粘胶囊对大鼠肠系微血管管径、血液流及血液流速态的影响。  结果:(1)建立了降粘胶囊HPLC指纹图谱,不同批次10批降粘胶囊制剂相似度在0.97~0.99之间,该方法有较好的精密度及准确度,符合指纹图谱要求。以葛根素为参照峰,标记了28个共有峰,4个成分得已鉴定,其中8号为葛根素,23号为甘草酸,24号为甘草苷,28号为丹参酮HA。对降粘胶囊指纹共有峰进行了药材归属分析,23个峰归属到具体药材。(2)优化建立了HPLC法同时测定葛根素、丹参酮HA、柚皮苷3个主要指标成分同时含量测定的方法,其精密度、稳定性符合要求,重复性好,葛根素在0.1041~0.7286m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柚皮苷在0.1040~0.7280m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丹参酮HA在4.6968~12.5248u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收率试验结果表明:均符合标准,RSD均<3%。三批降粘胶囊平均含量分别为:葛根素的8.0255mg·g-1、柚皮苷14.4624mg·g-1、丹参酮HA156.6844ug·g-1。(3)建立了小鼠尾部血栓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降粘胶囊各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抑制对角叉菜胶所致小鼠尾静脉体内血栓的形成;降粘胶囊能不同程度的改善肾上腺素所致大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给药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1)研究建立的降粘胶囊指纹图谱分析方及多成分含量方法法简便,稳定,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降粘胶囊的质量控制;丹参、葛根、枳壳等药材的化学成分信息对降粘胶囊指纹图谱的贡献较大,部分药材在指纹中未得到体现。(2)抗血栓实验表明,腹腔注射角叉菜胶能准确的复制小鼠尾部血栓模型,降粘胶囊具有抑制改善血栓的作用;微循环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观察大鼠肠系膜微血管管径、血液流态及流速等指标,降粘胶囊高、中剂量具有改善微循环障碍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与甘草分煎混合或合煎以及与不同比例甘草配伍对乌头毒性的影响,估测与甘草合煎对乌头毒量药动学参数的影响,探讨甘草对乌头的解毒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死亡法,比较乌头与甘草分煎混合以及合煎对其毒性的影响,比较乌头与不同比例甘草配伍对其毒性的影响;描记蛙心曲线,探索乌头与不同比例甘草配伍对其心脏毒性的影响;采用小鼠急性死亡率法,估测乌头单煎液以及乌头与甘草合煎液在小鼠腹腔注射的LD_(
目的:通过对山橿药材进行系统研究,制定山橿药材中主要成分含量、挥发油总量和浸出物含量的测定方法,完善和提高山橿药材的质量标准,从而更有效地保证药材质量,为胃疼宁片的制备工艺改革提供良好的条件;提出山橿药材采集方法、加工规格、保管条件和贮存时间等,为药材的生产和山橿野生变家种、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的依据;初步建立山橿药材HPLC指纹图谱,为山橿质量标准的进一步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方法:通过对10批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