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内的文化类综艺节目蓬勃发展,《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华好诗词》、《成语大会》等等都取得了很好的反响。趁着“清流”节目飞速成长的东风,17年2月播出的《朗读者》成绩斐然,台播网播都取得了良好的收视率,引起了微博、豆瓣等论坛上的广泛讨论,得到了学界业界普遍的好评。叙事是该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节目在制作与播出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叙事元素?这些叙事元素之间是怎样发生联系并共同运作的?该节目在叙事上有什么特点?呈现出了怎样的优势?又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通过对《朗读者》的叙事学分析,探讨了叙事学理论与节目的关系,以期得出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叙事过程中的经验与启示。文献回顾法和文本分析法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以《朗读者》的13期节目文本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该节目呈现出的叙事特点和规律。首先,本文通过文本分析,对该节目的叙事主体、叙事话语进行了梳理。从幕前叙述者、幕后叙述者以及受述者的角度分析了叙事主体;从叙事视角、叙事语境以及叙事时间的角度分析了叙事话语。其次,分析了朗读者叙事母题的选择,总结了以“爱”为核心的节目母题类型,并且对母题的选择分布特征做了分析。再次,从视听技巧以及詹姆斯·费伦的修辞性叙事理论出发,探究了节目的叙事修辞。最后,根据对《朗读者》的叙事分析,提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思考,包括创新叙事策略、优化叙事进程等。根据《朗读者》所体现的叙事特点,本文选择了很多节目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进行讨论,试图为国内文化类综艺节目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路,同时也希望能对相关题材的叙事研究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