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动态分配研究

来源 :中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in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交通拥挤及其所带来的环境、噪声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一大难题。城市轨道交通以运量大、无污染、速度快等优点使其迅速成为各大城市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最佳选择方案之一。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基础建设的不断投入,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已成为必然趋势,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模的扩大、客流量的激增、组织运营系统的复杂所带来的附带效应和属性已成为运营管理部门的重大挑战。目前,我国已开通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不确定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如何深入了解并掌握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发生不确定事件时客流分布变化规律,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单位提供科学理论及数据支持,进而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路网配流问题研究现状基础上,提出不确定路网条件下(这里假定路网不确定因素包括:站点限流、站点失效和区间阻塞)对应相关动态客流分配模型的建立及算法实现,论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1)对不确定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进行了分析,基于不确定理论构建了不确定条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2)建立了基于蚁群算法的不确定路网条件下路径选择算法。不同于建立在乘客出行行为基础上的路径选择,将乘客轨道交通出行考虑主要因素内化到交通路网当中,即将这些影响乘客出行路径选择的因素看成是路网固有属性,在此基础上运用蚁群算法对不确定条件下最优路径做出选择,并在计算机软件MATLAB环境中对算法进行仿真;(3)在上述路径选择算法基础上构建基于层次结构的城市轨道交通配流模型,将基于蚁群算法的路径选择作为配流模型第一层,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相关历史数据分析得到居民出行时间、起讫站点、选择偏好及考虑因素重要度等数据源作为第二层,最后综合两层结构得出各条有效路径上客流量分布,通过算例对配流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了配流结果的各项指标。
其他文献
近年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学科背景及专业发展等方面的需求,全国许多高校采取了按大类招生的新的人才选拔培养模式。我校也实行了大类招生这种新模式。新模式以“厚基础、宽口径”为原则,厚基础是指强化做人的基础和强化做事的基础,即人格素质的基础和职业能力的基础。宽口径是指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突破单一学科式设置模式,实行按大类招生、小专业施教,设置柔性专业方向。大学数学的各门课程如高等数
烧结生产是高炉进料的一个重要预处理过程,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小高炉原料的波动,为高炉的平稳生产提供可靠保障。随着铁矿石价格的攀升和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在钢铁工业
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领域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图像分割(Image segmentation)。目前,已经有非常多的成果和结论应用于灰度图像的分割,而彩色图像作为对外部客观世界最为逼真的描述
半导体激光器因其体积小、重量轻以及波长可调谐等优点,已成为光声气体检测系统中较为理想的激励光源。本文研究基于光声气体检测的半导体激光器耦合问题,并设计半导体激光器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