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不断成长进步的历程中,各种问题此消彼长,频繁地出现在更为广阔的领域。曾展现关键作用的市场和政府,此时已经走上了“失灵”的道路,非自愿的开发了非营利组织在解决社会事务方面的新能力。而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难以脱离千千万万服务在一线、有服务意识的人的辛勤付出,他们就是志愿者。广大的志愿者在服务我国经济建设、帮助构建社会体系、协助解决社会问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中国目前非营利组织内部的志愿者建设还面对着许多困境,比如对志愿精神认识程度不够、大众参与度偏低等情况,极大程度地限制了我国志愿活动的开展。与此同时,非营利组织内部服务人员数量紧俏、志愿者流动性过大、难以持续性的参与活动等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关键所在。而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就是缺少对非营利组织中志愿者的合理激励。本文从北京市三家不以营利为最终目标的组织对志愿者实行的激励现状入手,采取实地调研的方式,用数据和图表直观表述目前志愿者激励的现状,探索影响我国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激励的缘由之所在,并结合国外先进的经验就怎样形成符合国内情况的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激励方式提供了一些个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