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腹心地区黄褐斑流行病学调查及中医分型研究

来源 :湖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三峡库区腹心地区黄褐斑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三峡水库成库后本区域黄褐斑的发病特点、易感因素、主要中医证型等,为增进三峡库区腹心地区黄褐斑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制定“黄褐斑流行病学调查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万州区人民医院、三峡中心医院、万州区第五人民医院、万州区妇幼保健院五家医疗机构皮肤科及美容机构就诊的205例黄褐斑门诊患者,获取其发病年龄、性别、受日晒情况、睡眠、饮食、皮肤类型、皮损分布、伴随症状等临床资料。选择正常人对照组80例,采用同样的调查表记录对照个体的资料。所有数据输入EXCEL进行汇总,由SPSS13.0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结果]1.205例黄褐斑患者在性别分布上,男女比例约为1:8.32;在年龄分布上,30~40岁91例,占40.49%。2.统计分析表明,有统计意义的发病因素是日光、妊娠、情志及压力、化妆品使用、合并妇科疾病等。3.因日晒诱发或加重(阳性)者占60.98%。4.与妊娠相关者108例,占59.02%;长期口服避孕药19例,占10.38%;存在妇科疾病者123例,占67.2%。5.认为无压力者84例,占40.98%,感到有压力121例,占59.02%。6.长期使用美白换肤或修饰类化妆品者117例,占57.07%。7.睡眠不佳(每日睡眠时间少于6h)者113例,占55.12%。8.偏嗜辛辣或肥甘129例,占62.93%。9.患有内科疾病182例,占88.78%。10.有家族史27例,占13.17%。11.患病时间在3年以上的病人总数最多,占34.2%。12.大部分患者皮疹好发部位依次为颊部、颧部,蝶形型黄褐斑最多。13.患者的皮肤类型依次为干性>混合性>油性>中性>敏感性。14.从辨证分型来看,肝气郁结型仍为最常见证型占47.32%,脾虚湿阻型居次之,占23.90%,但各型患者多有“湿”的表现。[结论]1.三峡地区腹心地区黄褐斑患者女性高于男性,且以青中年居多。2.与该地区黄褐斑发病密切相关的因素有日光、妊娠、情志、化妆品使用等。3.蝶形型黄褐斑最常见。4.本地区黄褐斑的主要中.医证型以肝气郁结型、脾虚湿阻为主。5.挟湿为该地区黄褐斑的特征表现,6.本地区黄褐斑患者应注意防晒、调理情志及正规祛湿治疗。
其他文献
由于不同的语言系统,加上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不同,英汉互译中的词语或句子可能出现无法完全对等的情况,因此在翻译实践中,译者不仅要熟练掌握两种语言和文化等背景,更要懂得
目的:了解遂宁地区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现状及病毒基因型及血清亚型流行特征;评价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策略后的效果,为进一步制定乙肝的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
增强塑料复合管被认为是解决酸性气田地面集输管道腐蚀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内衬层、增强层与金属连接接头的耐蚀性能是增强热塑性复合管整体防腐性能的决定性因素。为此,采用
目的对应用中药汤剂与针灸方式联合对患有中风后遗症的家庭病床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家庭病床和住院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病例各45例,将其分为定义
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研究中,岩石中矿物含量的确定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传统测定主要依赖偏光显微镜镜下观察统计或进行编程计算,效率较低。通过实例介绍了使用MATLAB工具箱中非负
使用精密酸度计和新型全自动氧化还原电位仪测定了长江口及其临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pH、Eh值,分析了它们的分布特征,并从水团性质、层化特征、底质类型、生物扰动等方面深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