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集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ming15898575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生产布局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而农业集聚作为典型的农业产业布局现象,能够带来规模经济、较高的生产率和较强的产业竞争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要求更多地关注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由此日益凸显。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业集聚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受到学界和政界的高度重视,因此研究农业集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依据和意义、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框架以及创新点。第二部分梳理了农业集聚、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相关理论和研究,发现鲜有文献涉及农业集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第三部分分别构建了农业集聚、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农业集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理论基础,指明了农业集聚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农业集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第四部分主要进行农业集聚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和现状分析。第五部分基于中国农业的相关数据,运用系统GMM模型进行相关实证分析,验证了农业集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第六部分是基于前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在统一的框架下,构建了农业集聚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演进和提升路径。第七部分对全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其展望。本文构建了农业集聚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基础。一方面,本文深刻考察了农业集聚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联系。基于“分工—空间外部性—报酬递增—农业集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集聚的经济效应”的逻辑链条,由于分工既是生产率提高的根源,也是农业集聚的源泉,所以农业集聚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联系可以经由分工得以体现;由于报酬递增机制能够切实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报酬递增也是农业集聚形成的重要原因,所以农业集聚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联系也寓于报酬递增机制之中;农业集聚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联系也表现为空间维度上的集聚与时间维度上的经济增长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本文从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经济效率提升两个角度分析了农业集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农业集聚通过扩大农业技术的需求量和市场容量、增加农户对农业技术的有效需求、推动技术供需匹配、降低技术采用风险、推动农业技术扩散和微观经济组织的支撑来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农业集聚通过促进技术的实际有效利用、发挥集聚的品牌效应、推动农业比较利益增进、推动市场效率提高、推动农户经济性质改变、降低交易费用和微观经济组织改善来推动农业经济效率提升。本文采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农业集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农业集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是通过推动技术进步实现的,农业集聚对农业经济效率的提升不明显,主要原因是因为农业集聚还未完全发挥出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作用,因而对农业经济效率提升还未发挥出应有的推动作用。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农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演进与提升路径。从农业集聚的视角来看,实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必须发挥农业集聚的要素集聚和要素质量改善功能、强化诱致性技术进步的功能和技术溢出功能以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发挥农业集聚作为追赶技术前沿的重要载体的功能、微观组织创新功能和经营方式变革功能以推动农业经济效率提升。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视角来看,实现以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为导向的农业集聚演进必须实现横向维度上的专业化程度提高和规模经济性的增强以及纵向维度上的分工的不断深化和产业链的融合。为此,提出如下突破重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造有活力的微观经济组织;缓解农地“非粮化”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全面对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其他文献
本文是基于《中国与中亚国家油气合作的机遇与挑战》(第1-2章)的英译实践撰写的一篇翻译实践报告。本翻译实践报告基于文本类型角度,利用目的论对能源类文本进行案例分析,以理论为指导从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总结并分析了作者在翻译实践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如能源类文本汉英翻译中存在的专业术语的英译,长句的翻译处理,以及在翻译实践中可以采用的翻译技巧,如增译、转译、分译和合译。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目的:探讨舌癌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和高分辨率溶解法,检测43例舌癌组织、11例正常舌组织中HMGB1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肿瘤
我们国家近年来对中小学的教育问题格外关注,尤其小学的低段教育。现在我们处在一个网络化的时代,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也千差万别,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新颖的年轻态教学方式
仪器展区总会吸引不少的参观者,但也听到这样的叹息:仪器更新的速度太慢j每年展出的新品并不多,即使有一些新品,也只是在老款的基础上进行了局部的改良。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仪器
采用针刺治疗4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CD3^+、CD4^+、及CD4^+/CD8^+水平提高(P〈0.05),CD8^+水平降低(P〈0.05),表明针刺能提高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目的:探讨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胰酶样蛋白酶(TLP)活性的影响。方法:在BHI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乳铁蛋白和一定浊度的P.g进行
本文探明结构抗震分析中的主模解,拟静解和(主,次)上界解之间的大小关系:主上界≥主模解;主上界≥拟静解;主模解≥拟静解,主上界-拟静解=次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