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高良姜素对于人肺腺癌A549和PC9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肺腺癌A549和PC9细胞,将实验分为对照组(DMSO溶剂对照组和0药空白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根据高良姜素浓度(12.5、25、50、100μmol/L)进行分组,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健康细胞进行实验。各组作用24 h和(或)48 h后,使用CCK-8实验检测不同浓度高良姜素作用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高良姜素对于人肺腺癌A549和PC9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肺腺癌A549和PC9细胞,将实验分为对照组(DMSO溶剂对照组和0药空白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根据高良姜素浓度(12.5、25、50、100μmol/L)进行分组,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健康细胞进行实验。各组作用24 h和(或)48 h后,使用CCK-8实验检测不同浓度高良姜素作用后肺腺癌A549和PC9细胞的增殖能力;通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不同浓度高良姜素作用后肺腺癌A549和PC9细
其他文献
植物病害是造成农作物减产少收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降低了农产品的品质,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于植物病害的防治仍以化学药剂为主,然而长期和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给环境保护,人畜安全等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近年来,天然源杀菌剂在防治植物病害方面表现对环境友好、易降解和低残留、对非靶标生物安全低毒、促进作物生长及提高作物抗病性等特点,使其成为研究者们开发新型绿色农药的研发热点之一。 在前期研究
目的:分析我科近年来诊治的天疱疮(pemphigus)患者的疾病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及疗效、合并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等,深入认识天疱疮的发病规律、临床表现、疗效,以及并发感染的部位、病原菌、耐药性和对治疗与预后的影响,对指导临床工作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9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住院部收治的天疱疮患者,均经临床和(或)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天疱疮,通过
目的本课题选用梗阻性黄疸淤胆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以七叶皂苷钠腹腔注射的干预方式,探讨4EBP1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肝组织的表达情况及生物学关系,并研究七叶皂苷钠对梗阻性黄疸大鼠增生胆管的抑制作用及淤胆性肝纤维化的改善作用。方法将81只SD大鼠分为胆管结扎组(OJ)、胆管结扎+七叶皂苷钠治疗组(SA)以及假手术组(Sham)。其中自术后第一天给予SA组七叶皂苷钠,OJ组及Sham组大鼠给予相应量的生理盐
第一部分霉酚酸血药浓度规律监测在肾移植受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比较肾移植患者中规律监测霉酚酸血药浓度与未规律监测霉酚酸血药浓度的临床效果,探究霉酚酸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优势以及血药浓度与临床资料相关性。 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4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行肾移植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分为规律监测霉酚酸血药浓度30例肾移植受者(浓度监控组)、未规律监测30例肾移植受者(固定剂量组)。分析规律霉
背景及目的黑色素瘤是最具侵袭性皮肤肿瘤之一,并且由于其转移能力强,黑色素瘤致死在临床上常见,也是迫切需要治疗此疾病的原因之一。许多研究策略,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已在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试验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尚缺乏高疗效的特异性药物。因此,筛选与黑色素瘤发生发展相关的治疗靶点或关键分子,并且明确其作用的分子机制,对预防、早期筛查、明确诊断以及治疗黑色素瘤患者都存在着重要的理论和临床
近年来,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HEMA)作为一种传统的生物基础材料,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亲水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研究表明,基于HEMA的水凝胶在组织工程、药物载体以及伤口敷料等领域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然而,现有的HEMA基水凝胶由于其固有的特性存在机械强度低的缺点,无法满足复杂应用的要求。基于以上问题,本学位论文利用HEMA自身的优点,结合其它材料,通过改性处理,制备了一系列HE
目的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居高不下,并且它的治疗效果也不是很令人满意,主要在于术后复发率高,对药物的反应率低,耐药性强。因此,迫切需要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来缓解病人的痛苦,挽救他们的生命。本课题组先前的研究已经发现了七叶皂苷钠可以抑制HCC细胞的生长,诱导癌细胞的早期凋亡。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证实七叶皂苷钠可以诱导HCC细胞的自噬流,并
由于环境问题,生物可再生和生物相容性聚酯在过去几十年受到广泛关注。这些聚酯由于无毒、可降解、来源于农作物、可循环再生及可减少环境污染等优点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青睐,现已广泛应用于纤维、塑料、工程薄膜、包装材料、服装和生物医药材料等领域。然而,源于生物原料单体的多样性有限,生物基聚合物的某些性能仍需改进才能与石油基聚烯烃相媲美。除了发现新的单体外,利用已开发的单体合成共聚物,并精确地控制共聚物中单体的
3D打印成型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成型工艺,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受到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和产品开发人员的青睐。随着3D打印成型设备的开发研究日趋成熟,成型材料的种类单一成为限制3D打印工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就3D光固化成型技术而言,如何研发合成一款光固化速率快、成型精度高、力学性能好的3D打印光固化树脂是一大挑战,本论文对3D打印光固化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展开以下内容:(1)以二羟甲基丁酸为单一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