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直肠癌直肠系膜浸润螺旋CT与病理对照研究目的结合大组织切片病理技术,评价螺旋CT预测直肠癌肿瘤T分期、环周切缘状态和直肠系膜浸润程度的价值。方法57例经纤维结肠镜及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术前利用Simens 64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扫描前清洁肠道,自肛管注入空气以保持肠管适度扩张。由两位不了解病情的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阅片,预测T分期、环周切缘状态和直肠系膜浸润程度。扫描1~4天后由同一胃肠外科医生按照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原则完成手术。利用大组织切片病理技术观察直肠癌肿瘤T分期、环周切缘状态和直肠系膜浸润程度,并与CT预测结果比较。计算螺旋CT预测肿瘤T分期、环周切缘状态和直肠系膜浸润程度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57例(100%)肿瘤全部显示良好。螺旋CT直肠癌术前T分期总准确率为91.2%(52/57),其中T1、T2、T3分期准确率分别为93.0%、91.2%、98.2%,与术后病理T分期间有较好的一致性(K=0.83,P<0.01)。54例(94.7%)病人直肠系膜显示良好;螺旋CT预测直肠癌直肠系膜浸润程度总准确率为93.0%(53/57),其中Ⅰ度、Ⅱ度、Ⅲ度预测准确率分别为94.7%、94.7%、96.5%,与术后病理结果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K=0.89,P<0.01)。螺旋CT术前预测直肠癌环周切缘状态准确率为93.0%(53/57),敏感度80.0%(12/15),特异度97.6%(41/42),阳性预测值92.3%(12/13),阴性预测值93.2%(41/44),与术后病理结果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K=0.76,P<0.05)。结论术前螺旋CT可准确预测直肠癌肿瘤T分期、环周切缘状态和直肠系膜浸润程度,可作为术前影像学评估的常规手段,为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第二部分直肠癌直肠系膜浸润的预后分析目的探讨直肠癌直肠系膜浸润与预后的关系,分析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大组织切片技术,对49例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直肠癌标本检查环周切缘状态,判断直肠系膜浸润程度,随访分析术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5年生存率。结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环周切缘阳性率为24.5%(12/49);局部复发率12.2%(6/49),远处转移率26.5%(13/49),5年生存率为67.3%(33/49)。环周切缘阳性的直肠癌局部复发率为33.3%(4/12),明显高于环周切缘阴性的5.4%(2/37)(x~2=6.577,P=0.010);前者远处转移率为50%(6/12),后者为18.9%(7/37)(x~2=4.491,P=0.034)。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环周切缘状态与生存时间密切相关(log-rank,P=0.009);环周切缘阳性的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33.3%,明显低于环周切缘阴性的78.4%。直肠系膜浸润程度Ⅰ度、Ⅱ度、Ⅲ度局部复发率分别为0%、7.7%、31.3%(x~2=7.357,P=0.015),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0%、23.1%、50%(x~2=7.405,P=0.025);5年生存率分别为90%、69.2%、37.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直肠系膜浸润程度与生存时间密切相关(log-rank,P=0.013)。肿瘤直径、T分期、N分期、距齿状线距离、肿瘤位置、手术方式与环周切缘状态有关(x~2=4.451,P=0.035;x~2=20.283,P=0.000;x~2=7.773,P=0.018;x~2=6.502,P=0.04;x~2=4.421,P=0.035;x~2=5.754,P=0.016)。肿瘤直径、T分期及N分期与直肠癌直肠系膜浸润程度有关(x~2=6.849,P=0.033;x~2=34.845,P=0.000;x~2=17.266,P=0.002)。结论环周切缘状态和直肠系膜浸润程度是影响直肠癌预后的重要因素。直肠癌环周切缘状态与肿瘤直径、T分期、N分期、距齿状线距离、肿瘤位置和手术方式有关;直肠系膜浸润程度与肿瘤直径、T及N分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