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Ⅱ_A鱼精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特性的研究

来源 :锦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y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肿瘤化疗是一种全身性的治疗手段,其致命的缺点是化疗药物对机体正常组织和器官会出现不同程度损伤。本实验选择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丹参酮Ⅱ_A,利用鱼精蛋白作为纳米粒载体材料,中心复合设计法安排实验,制备丹参酮Ⅱ_A鱼精蛋白纳米粒。通过MTT实验证明,相同条件下丹参酮Ⅱ_A对于Hela细胞的抑制效果略优于经典抗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5-Fu),且对心脏、肝、肾等几乎无毒副作用,不容易产生耐药性。考察丹参酮Ⅱ_A鱼精蛋白纳米粒细胞摄取及诱导细胞凋亡的情况,进一步说明作为细胞穿膜肽的鱼精蛋白具有核靶向性,提高了纳米粒的转运效率,细胞凋亡更加明显。方法应用去溶剂化法以鱼精蛋白为载体材料,制备丹参酮Ⅱ_A鱼精蛋白纳米粒。单因素考察确立三个主要影响因素,以包封率作为评价指标,依照中心复合设计原理安排实验,筛选最佳工艺,同时对所得纳米粒进行形态、粒径及释放度等体外表征。采用MTT比色分析法检测经典抗肿瘤药5-氟尿嘧啶(5-Fu)与丹参酮Ⅱ_A以及丹参酮Ⅱ_A鱼精蛋白纳米粒对细胞的活力影响。检测Hela细胞对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过的鱼精蛋白纳米粒的摄取情况。Hoechst 33342对细胞核染色后激光共聚焦观察鱼精蛋白纳米粒细胞核共定位情况。吖啶橙(AO)染色后观察载药纳米粒作用于细胞后的凋亡情况。结果筛选出的纳米粒最优工艺条件为:丹参酮Ⅱ_A与鱼精蛋白比例(M/M)0.25,药物在乙醇中浓度10 mg/m L,乙醇与水体积比1:1。此条件下,纳米粒的包封率实际测定值接近于模型预测值,说明可用该模型进行预测。所得纳米粒外观呈球形,粒径分布窄,鱼精蛋白纳米粒具有缓释效应,体外释放过程符合Ritger-peppas模型。细胞活力实验显示经空白鱼精蛋白纳米粒处理的Hela细胞,未出现明显的细胞毒性。而药物组作用Hela细胞后,丹参酮Ⅱ_A表现出明显的肿瘤抑制效果,且丹参酮Ⅱ_A纳米粒的抑制率最高,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Hoechst 33342染色结果显示鱼精蛋白纳米粒摄取效果明显,能够靶向进入细胞核。吖啶橙(AO)染色证明,丹参酮Ⅱ_A鱼精蛋白纳米粒明显诱导了细胞凋亡。结论本实验以去溶剂化法制备丹参酮Ⅱ_A鱼精蛋白纳米粒,粒子大小均一,稳定性好,纳米粒具有很好的缓释作用,并且无明显突释效应。与传统化疗药相比,植物来源的丹参酮Ⅱ_A也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效果,给药方式局限少、毒副作用较低。制备成丹参酮Ⅱ_A鱼精蛋白纳米粒时,由于鱼精蛋白具有细胞穿膜肽的性质,提高了药物转运能力,增加了药物的摄取效果。同时鱼精蛋白的核靶向性促进了丹参酮Ⅱ_A鱼精蛋白纳米粒进入细胞核,更好的发挥药效,诱导细胞凋亡。
其他文献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标志无所不在的时代。设计自身是变化流动的,那些固有的标志设计准则也在发生着改变。技术上的革新使设计师的手段变得无所不及,客户和受众心态和品牌定位策略
<正>公债,即公共债务,政府向国内的个人和单位举借的债称为国内公债(内债),政府向国外举借的债就是国外公债(外债);而按发行债券的政府级别划分,又可分为中央公债和地方公债
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日益迅猛,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市场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势头逐渐开放。在整个市场经济中,中小企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对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带来积
学校改进是当前中小学校发展的难点和焦点之一,对于60年校龄的学校更是如此。之所以困难,不仅在于"老"校已经形成定势,而且难在如何激发新活力,并有效发挥原有资源的正面作用
<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龙头企业发展有新突破。目前,侯马市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有22家,上规模企业固定资产总值达18755万元,年销售额33279万元,年利税2239万元
私募基金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后便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我国的私募基金存在着概念界定不清晰、法律地位模糊、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监督管理缺位等问题。这些问题严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测评标准建构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现实而紧迫的前沿性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呼唤科学有效的实效测评标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设需要加强实效测评标准
<正> 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日益全球化、社会化。对外传播作为一种地域极为广阔的境外传播,作为跨国、跨文化、跨语言的全球性大众传播已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出色的对外
简易程序向普通程序转换是民事诉讼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由于案件本身的复杂性、司法认知的渐进性和法律规定的模糊性,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之间的转换往往不可避免。本文主要探
农产品产销信息化是激活农产品市场、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更是解决"三农问题"、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继2012年国家商务部《关于加快推荐鲜活农产品流通创新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