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类脆性材料破损演化规律的定量化研究及数值模拟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q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T扫描可以无损地检测混凝土承载过程中裂纹的演化过程,是当前基于细观层面研究混凝土力学特性的有效手段。然而,当前岩石及混凝土CT试验研究中,利用观察及统计方法研究材料破坏后果的文献较多,定量地分析材料损伤演化过程的文献则相对较少,严重浪费了宝贵的CT试验资源。混凝土随机骨料模型较好地模拟了混凝土中骨料的随机分布,为基于有限元对混凝土细观结构进行模拟提供了较适用的方法。但是,该模型将混凝土分解成由骨料、砂浆、和界面组成,忽略了混凝土材料的初始缺陷及骨料和砂浆的非均质性,且所建模型的界面较厚,不能真实地模拟混凝土的真实结构组成。  为了充分发挥CT试验资源的价值,真实地模拟混凝土的组成结构,本文以岩石及混凝土CT试验为基础,利用分形理论及破损演化理论,定量地研究了岩石及混凝土加载过程中试样的损伤演化过程,建立了基于孔隙率的损伤演化方程;基于CT图像分别建立了“结构随机型数值混凝土模型”和“材料随机型数值混凝土模型”,为基于CT试验研究岩石及混凝土的力学特性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方法。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和成果总结为以下几点:  (1)以岩石材料的静力单轴压缩、静力三轴压缩CT扫描试验和混凝土材料的静力单轴压缩、静力单轴拉伸、动力单轴压缩、动力单轴拉伸CT扫描试验为对象,利用应力应变关系、CT图像、CT数均值等分析方法,分析了岩石及混凝土试样的损伤过程,得到了不同应力状态下岩石及混凝土试样的损伤演化特点。  (2)基于差分盒维数方法,定量地分析了混凝土静力压缩、静力拉伸、动力压缩、动力拉伸CT试验过程,得到了混凝土试样在不同应力条件下分维数随加载的变化规律。  (3)以细砂岩静力三轴压缩CT试验、混凝土单轴静力压缩CT试验、以及混凝土单轴动力压缩试验为研究对象,基于损伤演化理论,提出了分区阈值的确定方法,定量地将细砂岩CT扫描图分为孔洞裂纹区、损伤区、和完整区,将混凝土CT扫描图分为骨料区、硬化水泥石区、和孔洞裂纹区,并基于测度定义了完整率、损伤率、骨料率、硬化水泥石率、孔隙率,定量地研究了各应力状态下岩石及混凝土试样损伤随加载的变化过程。并以孔隙率为参数,建立了混凝土的损伤变演化方程。  (4)以混凝土静力单轴压缩CT试验的初始CT扫描图为基础,基于CT扫描图中每个分辨单元的坐标,编制Fortran源程序,建立了“结构随机型数值混凝土模型”,结合基于孔隙率的损伤演化方程,分别进行了单轴静力压缩和单轴静力拉伸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的“结构随机型数值混凝土模型”即可以反映混凝土的细观组成,又可以反映骨料与砂浆的粘结界面,与真实混凝土试样非常接近,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5)基于CT扫描图像各分辨单元的CT数,建立了材料参数与完整度的关系式,以此为基础,编制Fortran源程序,在“结构随机型数值混凝土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材料随机型数值混凝土模型”,研究了材料非均质性对混凝土数值试验强度特性及裂纹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随机性对数值模拟试验结果具有较明显的影响,它不仅影响着数值模型试样的强度和塑性特性,它还影响着试样裂纹的扩展形态。数值试验结果与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的物理CT试验结果存在高度的相似性,说明本文对材料非均质性的研究方法是合理必要的。
其他文献
作为抗震性能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静力非线性(Pushover)分析将非线性静力计算结果与弹性反应谱紧密结合起来,用静力分析方法来预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和抗震性能,在
钢筋(丝)网水泥砂浆以其高强、抗裂、抗渗、耐久性好、适用面广等诸多优越的性能,正逐渐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和关注。为了保持其在混凝土结构维修加固中的优点,本课题组尝试将
黄土在我国分布面积相当广泛,由于黄土的这种特殊的颗粒排列和相互联结,使得黄土在外在环境变化及荷载作用条件下所引起的宏观力学效应及变形特性上表现出很强的差异。在实际工
随着复合地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复合地基的形式不断变化,在工程中出现了多种新型复合地基,其中长短桩复合地基就是一种典型的新型复合地基。长短桩复合地基一般由刚性长桩和
CS板式住宅结构体系是针对我国墙体改革及住宅产业化要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结构体系,它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具有减轻墙体自重,提高对地震的防御能力,增强保温节能效果,简
自锚式悬索桥结构造型优美,经济性能优越,适应各种地形和地质状况,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青睐,成为城市市区中小跨径桥梁极具竞争力的桥型,但是其结构受力复杂,成桥平衡状态、主
本课题为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项目—“大跨度空间结构风荷载及风致响应研究”的一部分。大跨度空间结构是近三十年来发展最快的结构形式,该类结构空间大、无内柱
型钢混凝土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组合结构,以其承载能力高、变形能力强、耐久性、耐火性好等优点逐渐在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在建筑结构中,构件处于受扭的情况并不少见,但是处于
在我国及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砌体结构是一种被民用建筑及文化建筑物广泛采用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因其建筑材料本身的脆性性质,抗震性能较差。近年来,随着结构抗震理论研究
学位
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梁作为一种新型的组合结构,能够充分发挥钢材的抗拉性能和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具有承载力高,延性好,刚度大等优点。正是由于其优越的性能,所以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