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变革研究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guanx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由序言和三章基本内容组成。笔者根据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中国共产党党史、政治学、法学等学科理论,运用历史和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在新时期的变革过程,总结了经验、教训,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研究执政方式首先要明确概念,笔者主要运用政治学的理论阐述执政、执政方式的含义、特点及受制约的因素等,从而分析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涵义:执政党依法执政的基础是宪法和法律;执政党通过法定的政权组织形式执政;执政党执政的目的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于新时期执政方式变革的研究,我们不能割断历史,笔者思考和整理了1949年至今党的执政方式的创新、变化与评价。主要包括:建国后,党在执政方式上基本沿袭了革命战争年代的一元化领导体制。它对于巩固新生政权、社会主义改造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反分散主义和反地方主义的斗争中,党的一元化领导走向了集权主义的极端,甚至出现“文革”时期的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权力过分集中的情况。党执政过程中出现这样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不能彻底否定一元化领导体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改革开放的实践,就政治体制改革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果。主要有:通过法律形式实现党的主张;正确处理了政策与法律的关系;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在实现党的主张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等等。这些经验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进一步创新执政方式的逻辑起点。进入新世纪,来自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挑战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探索党的执政规律,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党的执政方式创新上又取得了新的成果,一是进一步规范党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二是进一步规范党与行政机关的关系;三是进一步规范党与司法机关的关系。鉴于上述创新成果,笔者提出了必须真正实现司法独立,以保证执政方式真正法治化的建议。最后,在上述论述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对于党的执政方式的展望。首先应从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三个转变,即从依靠党的政策执政到依靠法律执政的转变;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实现从党的形式执政到国家形式执政的转变。笔者探索性的提出执政党执政方式的变革应当改进的重要措施:一是应当加强立法解决执政党依法执政法律依据不足的问题;二是确定党的干部制度的法定权限;三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对于执政党的监督权。进而笔者建议加强制定党与各国家机关关系法来解决党执政的法律依据不足的问题。
其他文献
党的先进性是党赖以生存、壮大和发展的根本依据,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执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核心问题。考察建国初期党的先进性建设及其历史经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时血凝酶对硬膜外腔出血的作用。方法本组10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ASA I~Ⅱ级,根据硬膜外腔出血的出血量于硬膜外腔注射血凝酶0.3~1.0 U,观察止血效果和副作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治国执政的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着眼于今后长远发展而提出的。执政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基本范畴,具有阶
随着普通抛釉砖的快速发展,其昕带来的生产技术问题也一一暴露,高平、高硬的抛光砖特点使其在建筑陶瓷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为了追求“高平、高透、高硬”质感,技术不断创新,金刚釉
目的:探讨TNP470[O-(氯乙酰氨甲酰基)烟曲霉醇]治疗高氧诱导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幼鼠模型(oxygen induced retinopathy,OIR)的作用。方法:选择鼠龄为7d的C57BL/6J幼鼠60只,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是保持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重要保证。而执政有效性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和关键环节
本文综合运用历史研究、矛盾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用人腐败的定义、我国用人腐败的主要表现、发展特点、主要危害、主要成因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防治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