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制结构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58157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依赖廉价劳动力、高投资、高储蓄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到基于创新发展的长效增长方式,是中国区域经济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年来,中国各地区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但创新仍然没有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且各地区创新能力差异不断扩大。经济体制是创新主体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良好的制度环境是地区创新能力强弱的关键因素。所有制构成经济运行机制的基础,作为重要的制度因素与区域创新能力存在密切关系。本文的目的就是研究两者的关系,探究何种所有制组合将有利于地区创新能力的发展,哪种所有制形式对区域创新驱动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界定“所有制结构”和“区域创新能力”的基础上,为了能全面地度量所有制结构的演变及现状,从所有制结构“量”(国有和非国有经济占比)和“质”(所有制分化指数)2个角度进行分析;并建立指标体系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从分析结果来看2001-2012年中国各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整体呈上升趋势,并且具有加速增长的趋势;同时,东、东北、中、西4大地带区域创新能力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最高,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创新能力较低。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所有制分化指数和各所有制形式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结论:所有制分化指数与区域创新能力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在所有制结构的演变过程中,随着所有制结构的不断多样化,区域创新能力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国有经济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存在差异性,在东部地区对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抑制作用,而在西部地区,随着国有经济比重的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也会提升。根据研究分析结果,本文从坚持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进一步激发私营企业创新活力三个层面提出了促进区域创新的建议,试图达到以理论指导实践的研究目的。
其他文献
中国现在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传统企业制度转向现代企业制度正是其内含的逻辑要求.耐人深思的是,推行公司制度的效果,与人们的预期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在现存公司制度框架下,虽
近年来,外资银行参与发展中国家程度日益增强.在中国,虽然目前外资银行总资产仅占中国银行总资产的2﹪左右,但是我们即将对它们全面开放.尽管准许外资银行进入国家数量不断增加
该文将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和理论基础部分,简要说明了文章要研究的内容及该文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指出中国工业化发展和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所实施的各种形式的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