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行业零配件供应链中,各成员本质上仍然是独立的经济实体,他们之间虽然有合作关系,但由于各自经营理念和利益目标的不同,往往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有可能会造成与供应链整体目标的冲突,导致“双重边际化”效应,应该采取有效的协同机制来协调供应链中个体与整体的利益冲突。 本文对供应链协同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针对现有供应链契约机制的不足,提出了结合收益共享契约和回购契约组成的混合契约。本文运用数学模型来定量地研究供应链中的协同问题,通过构建“单供应商—主制造商”模型,证明了在随机市场需求且需求与价格相关的情况下,结合收益共享契约和回购契约组成的混合契约能够协调供应链中个体与整体的利益冲突,促使各成员之间的协同合作,并给出了契约关键参数的取值范围,为供应链协同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另外,协同研发已成为汽车企业研发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并不是所有的供应商都适合参与主制造商的协同研发。对于不同研发能力的供应商,主制造商应当采取不同的操作模式。本文在“单供应商—主制造商”汽车零配件供应链协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采用订货量激励策略和基于订货量的契约参数激励策略来鼓励供应商参与协同研发。通过构建“多供应商—主制造商”模型,从主制造商的订货量和供应商的利润两个方面分析了以上两个激励策略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基于订货量的契约参数激励策略比订货量激励策略效果更优。 最后,基于以上理论分析,从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和功能分析的技术角度来构建协同平台,实现了数据发布和协同研发过程的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