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脆弱矿区土地利用调控机制与对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ee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主要聚煤区多分布在生态脆弱区,该区域范围内的煤炭开采,必然造成该区生态系统的退化,此退化多为非人工干扰难以自然恢复的极度退化状态,故对该区进行土地利用全程调控具有重要意义。矿区土地利用调控机制是基于生态学机理上的对矿区土地生态系统进行功能与结构调节控制的过程,其目标是生态目标、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合理配置。矿区土地利用调控的可行性前提是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关联性以及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可选择性,其现实基础是矿区“建设用地”的多用途性。调控机制是技术调控机制与社会经济调控机制的有机耦合。从调控阶段角度,划分为前馈调控、过程调控与土地再利用调控。从调控手段角度,前馈调控为发生于采矿前的土地复垦规划调控,过程调控是土地复垦过程中通过人工诱导重建生态系统并促进重建生态系统的正向加速演替;从调控对象角度,前馈调控对象主要为未破坏与已破坏待复垦土地、过程调控与生态产业调控对象主要为已破坏待复垦或已复垦土地,三阶段调控的有效衔接构成土地利用全程调控,是实现矿区土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且衔接的关键在于社会经济调控机制。选择我国典型生态脆弱矿区——黄土高原矿区、草原矿区与荒漠戈壁矿区,对矿产资源开采过程及土地复垦过程中出现的土地利用问题进行分析,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分别提出针对性的土地利用调控关键技术。对于社会经济调控机制中的关键因素——制度与资金分别进行分析,指出大型露天矿区可以探索性的采取租地制度取得可恢复排土场地域的土地临时支配权;在土地复垦与土地整理区别分析的基础上,对新建或改扩建矿区土地复垦费用构成进行分析;并对具有约束与激励双重机制的“共管帐户”的计提管用进行分析。对土地利用调控中的已有生态标志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既能反映复垦土地质量,又对重建植被具有重要指示意义的土地利用调控生态标志——大型土壤动物,并以平朔矿区为例,通过实证研究,将其标志结果与已有标志进行对比,论证了其可行性。认为生态脆弱矿区土地利用调控标志应该是包含土壤、植物、动物的综合体在内的一系列可测度值。最后,以山西省平朔矿区为例,对自然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生态系统空间耦合而成的干扰区进行分区基础上的调控对策;对待破坏待复垦的东露天煤矿进行土地复垦规划案例分析。
其他文献
公司管理层的资本性投资有可能导致过度投资,将会增加公司代理成本并给投资者带来投资价值的损失。而作为虚拟资本的股票最终会寻求与公司内在价值的一致,因此投资者可以用股
2005年海牙《选择法院协议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判决承认与执行公约。虽然与最初设想的制订一个普遍的管辖权与判决承认与执行公约相比,现行公约
研究目的:引进和修订Dickman冲动量表(Dickman’s Impulsivity Inventory,DII),在农村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检验DII中文版的信度、效度,并探索性的验证DII在对农村自杀未遂被试
1984年秦皇岛被国家确定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其良好的地理位置、适宜的气候条件、便捷的交通运输造就了海洋农业发展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秦皇岛具有162.7公里的海岸线,沿海渔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豆粕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将发酵豆粕饲喂初始体重为(30.55±0.52)kg的生长猪,试验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
王禹偶的诗“独开有宋风气”,在宋初诗坛乃至宋代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地位。而其“八年三黜”的贬谪经历对其一生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他的诗风形成与代表作的
中国社会后发外生型的近代化进程,决定了外来文化传播的必然性,并凸显了文化传播的基本规律:一是循序渐进的规律,外来文化在近代中国社会的传播经历了从表层的物质文化,到中
本文首先对企业知识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似性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可以用生态学理论来构建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可行性;然后提出了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含义并分析了它的组成;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流,美国大众文化的悄然渗入,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应运而生。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表现形式主要是两大类文化产品:一是美国输入的电子传媒
蒸汽发生器里面存在放射性物质,当出现故障时,人不能进去进行维修,需要机器人代替人完成维修工作。为填补国内在蒸汽发生器检修机器人领域的空白,我们自行研制了一个六轴串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