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场所理论的大遗址保护规划中环境空间设计研究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gorgeous12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遗址保护是近年来文物保护界的一个重要议题,无论是考古发掘,理论研究,还是具体保护实践项目,这些相关内容都极具分析研究价值。本文从具体的环境空间设计角度出发,力图提出关于大遗址保护中相关的设计理论依据和方法。首先从大遗址保护规划的相关概念出发,分析大遗址保护的现状和政策原则,结合实践经验,分析目前大遗址保护工作所面临的五大基本问题,从大遗址价值的几个层面分析,明确大遗址场所空间和环境空间分析的必要性,通过总结其分类和构成形式,为大遗址保护规划提供具体的操作依据。然后从场所理论入手,分析场所结构的空间和特性,分析场所理论和大遗址保护的内在联系,从当下环境背景下在大遗址中寻找认同性,发掘大遗址的自身价值。结合诺伯格·舒尔茨的存在空间理论和知觉理论分析场所的特性,根据大遗址保护规划和相关实践活动总结出大遗址环境空间构成和分类。最后从空间格局和总体意象,大遗址入口设计,缓冲空间设计,道路系统规划,遗址博物馆设计,绿化系统及景观主题设计六个方面分析大遗址保护规划的空间形态设计,涉及大遗址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的场所和空间设计手法,结尾部分结合前面理论综述,介绍本人在硕士学习期间参与的城头山古文化遗址的实际案例,为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手段。本文共有图51幅,参考文献48条。
其他文献
<正> 西方管理学界在70年代出现了权变理论。所谓权变,通俗地讲,就是权宜应变。权变管理思想认为,管理同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但不一定是因果关系。所谓函数关系,就是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探讨中国31个省份本地与异地之间雾霾污染的交互影响问题以及经济变动、能源结构影响。全局空间相关性分析显示雾霾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局域空
地区安全公共产品并非一种典型的纯公共产品,有着与其他类型公共产品不同的特征。根据霸权稳定论,美国在东亚地区理应发挥着"稳定器"的功能,但现实中由于美国与东亚地区力量
从2006年到2012年,我国股市经历了大起大落。代表性的上证指数一度到达6124点的历史高点,又一路狂跌至1664点。我国股民的投资理念受到重创,投机心理受到抑制。各大券商间的
我国实行的是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由于在现有制度设计下耕地保护者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导致耕地保护绩效不佳,有关耕地保护补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由此应运而生。目前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额就一直保持着顺差态势,中美贸易收支越来越不平衡。美国政府将此归咎于中国的汇率政策,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以缩小中国对美国不断扩
本文从国有经济改革面临的两对基本矛盾入手,讨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提出竞争性领域国有资本与垄断性领域国有资本从管理体制上分开,建立社会信托投资基金、国家控
<正> 一在向中世纪过渡中,原罗马帝国两大文化范围区(即拉丁文化区和希腊文化区,也就是东、西罗马帝国)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在西罗马(拉丁语区)范围内,奴隶制崩溃的震荡挟
<正> 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者的铁蹄踏遍我国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区。1932年3月1日,伪满洲国宣告成立。1934年7月1日,伪兴安陆军军官学校在吉林省双辽县
文章引入信息援助的方式,设计了定点式、流动式、项目式、协作式、呼叫式、远程式、一站式七种类型的弱势群体公共信息服务模式,这七种不同的模式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弱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