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值模拟的多风机尾流模型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cac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突出,以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逐渐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风机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会造成尾流风速下降和湍流度升高,为了充分利用风电场的空间,下游风机不可避免会处于上游风机的尾流区域,造成风电场的发电功率损失和风机疲劳损伤。因此对多风机尾流效应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进行风电场的布局优化是降低风电场尾流效应的前期最有效方法,目前广泛采用工程尾流模型来进行此项工作,但是现有叠加模型无法考虑尾流湍流度的升高,会影响模型的计算准确度。本文重点围绕多风机尾流数值模拟、建立多风机尾流湍流度模型、分析及改进现有风速叠加模型等方面进行了相关工作:(1)介绍了以叶素动量理论等风机空气动力学原理为基础的致动线方法和大涡模拟的基本理论,采用致动线模型和大涡模拟对串列双风机尾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参考经典文献对模拟的结果进行了验证,证明了本文采用的数值模拟方法的准确度。然后通过单风机尾流数值模拟的数据比选确定精度最高的单风机尾流模型,以进行多风机尾流模型研究。(2)采用致动线模型和大涡模拟对串列四风机尾流进行了数值模拟,探究来流风速、湍流度和风机间距对多风机尾流叠加效应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因素影响下的下游风机尾流风速和湍流度稳定速度,下游风机尾流可以认为从第2台风机开始便进入稳定状态,来流湍流度越高、间距越大下游各台风机尾流之间重合度越高,并且可以看出多风机尾流风速和湍流度的分布规律具有类似的特点,这为湍流度模型提出提供了重要参考。(3)采用计算实例分析了考虑尾流湍流度升高对尾流叠加模型准确度的重要性,接下来根据风速叠加模型提出具有相似表达式的尾流湍流度叠加模型,并对多种湍流度叠加模型进行了筛选和验证,分析了新提出的线性湍流度叠加模型的准确度。(4)组合线性湍流度叠加模型与现有的风速叠加模型,可以消除风速叠加模型无法考虑尾流湍流度升高导致的误差来源,此时尾流风速的计算结果则主要与风速叠加模型自身相关,进而通过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可以分析现有叠加风速模型的准确度和分布规律,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指数型风速叠加模型,模型常数与风机间距相关,进一步提高了工程尾流模型的适用性。(5)最后将现有模型以及新提出的指数型风速叠加模型和线性湍流度叠加模型实际应用在Lillgrund风场中,与实测数据和大涡模拟结果进行对比,证明指数风速叠加模型相对于现有四种风速叠加模型具有更高精度,线性湍流度叠加模型也具有较高准确度,从而验证了指数风速叠加模型和线性湍流度叠加模型应用在其他风场的通用性和准确性。
其他文献
燃料电池因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清洁无污染、燃料选择范围广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的能源之星。催化层(CL)作为燃料电池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其组成和结构对燃料电池的成本及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理想的催化层应该具有大量的“固-液-气”三相反应界面,又要有足够小的电子、质子和反应物质传递阻力。目前燃料电池仍然面临着成本和性能等因素的制约,为了解决这两个关键性问题,科学家们采用了多种手段提升燃料电池催化层的效率。
随着航天、汽车、船舶等高端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精密齿轮的需求量不断提升,数控滚齿机是齿轮粗加工批量生产的主要装备,滚刀是影响其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的关键零部件。在滚齿加工过程中,滚刀磨损不可避免,随着滚削加工的延续,必然导致在一段时间后滚刀磨损严重,无法继续满足齿轮的加工质量和精度要求,此时必须更换滚刀。但过早换刀会大幅增加生产成本,并且浪费生产时间;若推迟换刀则会导致大量工件质量不合格,且造成机
地下综合管廊能够集中管理各种地下管线,其建设已经成为各地的热点。在已建地下管廊市政项目的运营中,管廊自身的纵向不均匀沉降以及管廊上方市政道路的横向不均匀沉降造成路面开裂问题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到管廊结构的安全和市政道路的正常使用。山地城市中管廊的地基组成多样,不均匀沉降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依托重庆市某在建地下综合管廊市政项目,结合现场监测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推导,研究地下综合管廊的纵向变形特性和廊侧填
组合联肢剪力墙结构是我国建筑广泛采用的抗震结构形式,该结构通过连梁将能量分布到全高范围,抗震性能远大于单肢墙的直接叠加。以单肢形式存在的剪力墙无法形成耦合机制,不能形成双重抗震防线机制。型钢柱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耦合结构(Steel Column-Steel Plate and RC Composite Wall Coupled Structure,以下简称SC-SPRCW耦合结构)将单肢剪力墙与
震害及试验研究表明,钢筋混凝土柱的损伤一般主要集中在端部塑性铰区,箍筋间距内的纵筋屈曲是其重要非线性受力特征,屈曲除引起钢筋强度退化外,还使得柱纵筋产生塑性应变集中,降低纵筋的低周疲劳寿命,影响框架柱的抗震性能。近年来,国内学者完成了相当多的配置高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震性能试验,但研究者对不同屈服强度钢筋的屈曲受力性能差异尚缺乏足够重视。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主要承受拉力,因此对其抗拉强度较为重
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经济圈建设逐步成为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实现方式,如果行政区域间独立发展,将会出现重大工程项目的重复建设,从而导致资源浪费,大大降低了城市的资源利用的效率。但是如果行政区域间合作建设各种重大工程项目,提升城市间的联系,这种协同发展将会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规模。所以,近年来,涌现了一大批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它们一般都涉及多个行政区域政府,政府之间又处于平级关系,出于地方利益保护主义
自三峡库区2003年开始蓄水以来,库区地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导致大量古滑坡复活和新生库岸滑坡变形,对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及航道的正常通行造成了极大威胁。三峡库区重庆段面积约占整个三峡库区面积的85.6%,加之受地域性降雨的叠加影响,滑坡灾害问题日益突出。作为世界上滑坡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研究和防治工作深受重视,因此,开展重庆段库岸边坡的稳定评估及位移预测研究能够掌握库区内边坡
在快速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作为中国数千年来农耕文明的“活化石”,其承载的文化和物质内容是当下维系乡村情感、乡村振兴的重要“基因库”。在新时代中华文化复兴战略下,对传统村落的研究及其保护发展迫在眉睫。同时,目前贵州黎平县的传统村落研究集中在单个典型村落或特定建筑层面,以物质空间的静态特征研究为主,缺乏由单个到整体、由物质到内涵、由空间到时空联动的深入研究。因此,需要以新视角、新思
三峡水库周期性水位调度形成了30 m高程的水位消落带,使得该区域内的岩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劣化,对岸坡整体稳定性造成影响。另外库区蓄水后微小地震次数显著增加,微小地震动力作用对岸坡长期稳定性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库区消落带岩体劣化条件下边坡静(动)力失稳机制及稳定性控制研究(41972266)”,以三峡库区巫山段消落带顺层岩质边坡为背景,研究其在多次微小地震下的稳定性,并
燃料电池效率高、无污染,是电动汽车的理想能源,但其动态响应较慢,功率特性较软,需将其与蓄电池或超级电容等新型储能设备相结合,组成复合储能燃料电池系统。目前,最具前景的复合储能燃料电池系统是由燃料电池、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组成的三能量源系统。这种混合系统能充分发挥各部件优势,但同时会增加系统控制难度。另外较短的能量源寿命及高昂的系统生产成本是阻止其商业化的主要原因。本文以三能量源系统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