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露地菊(DendranthemaXgrandiflora Ground-grow Chysanthemum)是菊花品种中耐寒性强,开花繁茂,极具观赏价值的花卉品种。自其育种成功后,就广泛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本文主要研究添加各种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对露地菊品种‘紫秋裳’的不同器官再生的影响,建立了露地菊‘紫秋裳’的再生体系,为露地菊的育种及品种改良奠定了理论基础。初步建立了露地菊‘紫秋裳’的遗传转化体系,可为今后露地菊品种基因转化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露地菊‘紫秋裳’的再生体系。2%的次氯酸钠对露地菊‘紫秋裳’进行消毒的最适时间为10min。露地菊‘紫秋裳’茎段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0.5mg·L-16-BA+0.1mg·L-1NAA。露地菊‘紫秋裳’叶片的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0.5mg·L-16-BA+0.5mg·L-1NAA。露地菊‘紫秋裳’的上部叶片分化的效果最好。露地菊‘紫秋裳’在组织培养室经过20-30d的培养,其叶片分化的效果最佳。露地菊‘紫秋裳’叶柄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0.5mg·L-16-BA+1.0mg·L-1NAA。露地菊‘紫秋裳’茎段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0.05mg·L-1NAA。露地菊‘紫秋裳’炼苗和移栽容易成活,成活率高达88.89%。(2)建立了露地菊‘紫秋裳’的遗传转化受体系统。卡那霉素筛选菊花离体叶片分化的最适临界浓度为30mg·L-1。卡那霉素筛选菊花生根的最适临界浓度为40mg·L-1。头孢霉素最适宜的脱菌浓度为200mg·L-1。(3)初步建立了露地菊‘紫秋裳’的遗传转化体系。取露地菊‘紫秋裳’的无菌苗叶盘作为侵染材料,用含有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基因的农杆菌EHA105进行侵染。结果表明:外植体叶盘在预培养3d、侵染15min、与农杆菌共培养2d、延迟培养4d的转化体系下,转化率最高,为露地菊‘紫秋裳’叶盘进行遗传转化的最优体系。供试外植体共计1890个,获得转化植株18株,转化率为0.95%。荧光显微镜下的检测结果显示,GFP基因已初步整合到露地菊‘紫秋裳’的基因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