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现状和预警机制研究,构建我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预警信息化平台,分析运行情况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改进对策与建议。以进一步完善我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预警机制,推动我院医疗风险预警防控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提高医院医疗风险认识水平和预警防控能力。方法采用文献评阅法,查阅期刊数据库,阅读医疗风险、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和预警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医疗不良事件预警机制,信息化系统研究概况,掌握其研究现状、相关理念、基本概念及构建方法;通过专家咨询和论证,了解目前医院医疗安全报告存在问题、影响因素以及相关建议;通过重要知情人访谈,征求临床科室专家、医院管理专家及信息技术专家的意见;与信息技术人员配合,构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预警信息化平台,软件设计采用B/S架构,服务器为IIS5.0,数据库为SQL SERVER2008,开发工具为DREAMWEAVER,开发语言为ASP,包括在线上报模块、管理者审核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发布模块等。结果一是完善相关医疗规章制度,明确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包括不良事件报告接收处理部门、报告处置程序、奖惩考评与激励机制;二是健全医疗安全管理组织,建立层次质控体系,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及各专业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科室配套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和设立质控助理员;三是临床医务人员、质量管理部门与信息化技术人员紧密结合,构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预警信息化平台。2014年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预警信息化平台运行后,共上报不良事件1156例,其中,医疗不良事件289例,药品不良事件366例,医患纠纷事件41例,器械不良事件31例,院内感染事件307例,护理不良事件122例。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实现网络直报,简化上报流程,提升了医院的风险认识水平。结论一是构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预警防控信息化平台。立足医院临床与管理实际需求,依托医院信息化平台,构建了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预警信息化平台,进一步规范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机制,简化不良事件上报流程,做到及时发现、报告与监管不良事件,具有现实实践意义;二是运行效果分析。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预警防控信息化平台运行后,上报例数和上报类别增加,上报工作内涵丰富,上报处理更具时效性,预警认识水平和防控能力显著提高;三是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提升预警防控能力和建立联动机制;健全各级组织管理与运用激励机制;加强风险知识培训和开展案例教学;总结信息化平台运行情况与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