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通光藤[萝藦科牛奶菜属植物通光散(Marsdenia tenacissima Robx.Wight et Arn)的干燥藤]为原料生产的“消癌平片”在临床用于治疗癌症具有确切疗效。但国内外文献对通光藤成分的研究报道较为少见且不深入,仅称其含有多种皂苷、生物碱、有机酸、多糖、树脂及色素等多种化学成分;未见针对其抗癌活性成分的研究报道。通光藤的基源复杂、同名异物现象严重,国内以通光藤为原料制成的水针剂以绿原酸为其含量测定的指标成分,明显不足以保证其在临床应用时的安全、有效和质量稳定。为了深入地探索通光藤的抗癌活性物质基础、作用机理,开发出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现代中药制剂,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1.本文通过本草考证和试验研究,总结了不同地方、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文献书籍采用的各种异名、地方名和别名,发现云南的“通光藤”和四川的“奶浆藤”均为同一生药,彼此为同物异名;而云南的“通光藤”的别名“乌骨藤”与贵州的“乌骨藤”为同名异物;首次报道了四川有植物通光散的分布,并对其进行了组织形态学描述、显微特征描绘、皂苷类成分分离与结构鉴定,共分离提纯了7个化合物,并通过光谱数据和化学分析鉴定其结构,其中包括4个新C21甾体皂苷,分别为通光藤苷L(tenacissoside L,T)、通光藤苷M(tenacissoside M,,Ⅱ)、通光藤苷N(tenacissoside N,Ⅲ)、通光藤苷O(tenacissoside O,Ⅳ);一个已知C21甾体皂苷,但首次从通光藤中分离得到,命名为通光藤苷P(tenacissoside P,Ⅴ);以及2个已知化合物: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Ⅵ),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Ⅶ)。2.通过MTT实验(四甲基偶氮唑盐还原反应),对通光藤苷L-P进行体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通光藤苷L-P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人胃癌细胞SGC-7901,小鼠结肠癌细胞C-26以及小鼠肝癌细胞Heapal-6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并显示出不同的敏感性;对正常的人胚肾细胞293和人肝细胞L02均无细胞毒性。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观察到70%乙醇洗脱部位可以诱导人胃癌细胞SGC-7901发生凋亡,细胞主要停留在G1期,检测到Sub-G1峰,约占40.58%。3.以川产通光藤为原料,对其皂苷的提取分离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水煎煮、两次大孔吸附树脂吸附一大孔离子交换树脂纯化的工艺,制得皂苷的收率约为1%,含量高于90%。以所得皂苷为原料,实验了用冷冻干燥法生产冻干粉针剂的工艺并初步试制出通光藤皂苷粉针剂。以通光藤苷L、通光藤苷M、通光藤苷N和通光藤苷O为对照品,建立了通光藤皂苷粉针剂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为其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关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