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进而发展成为全球的金融危机,各国的经济都受到了影响,中国也没能躲过。好在比较乐观的是,中国通过“四万亿计划”拉动内需,各地政府积极配合中央政府,预算总额超过18万亿。在中国,对于上市公司的管理,由中央政府制定财政政策,各级政府根据中央政府的政策来具体实施,同时通过政府补助直接或间接形成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因此,上市公司最直接地受到地方政府的控制。政府补助作为政府控制上市公司一项重要的手段,其动机以及给企业带来的财务效果如何?最近几年,上市公司收到地方政府补贴的金额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导致我国很多上市公司利用政府补助提高利润、美化财务报表。从政府的角度看,政府可以通过给予上市公司补贴,对上市公司施加控制,从上市公司的角度看,上市公司利用政府补贴增加非经常性损益来提高短期的利润,这就意味着政府和上市公司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政府补助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积极的一面来说,企业可以通过政府补贴,改善经营环境,从消极的一面来说,企业容易形成对政府的依赖,把经营管理的重心放在如何获得政府补助上。 本文主要通过京东方2011年至2015年获得政府补贴期间的盈利模式、投融资方向、结构和效果对京东方政府补贴及其财务效果进行研究。在对京东方的案例分析中我们发现,与政府有一定关联的京东方通过政府补助获得大量资金,表面上提高了利润,提升了公司的业绩,但是公司的实际经营环境并没有改善,不仅没有促进公司的良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依赖心理。地方政府的财务收入属于地方政府的有限的公共资源,政府应该利用它发挥最大的作用,使社会福利最大化,上市公司利用政府补助应该积极提高经营效率、加强社会责任、承担更多的社会目标,回馈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