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减毒突变株的构建及其免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xbjxbj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人兽共患李斯特菌病的病原,主要通过食用被LM污染的食品感染,能引发人的脑膜炎、发热性败血性胃肠炎、孕妇流产等,感染后发病死亡率约为25%。欧美国家曾多次暴发流行,LM对食品的污染与危害,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其中研制预防李斯特菌病的减毒活疫苗是重要的课题之一。另一方面,鉴于LM是胞内寄生菌,减毒LM是非常有前景的疫苗载体之一。为此,本研究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对血清型为1/2a的野生型菌株基因组中相邻的两毒力基因actA和plcB进行缺失,获得减毒重组菌株,并以减毒株开展了以原核和真核表达的不同方式运送模式蛋白GFP的研究。为了对减毒株的免疫保护力进行评价,以及从不同水平上证实基因的缺失,对毒力基因hly和actA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原核表达并对ActA蛋白进行了单抗的研制。减毒突变株的获得不仅对李斯特菌病的预防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为构建预防人类和动物疫病的疫苗载体奠定了基础。此外,对于LM阐明毒力因子的致病机理与免疫保护作用提供了条件。1.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actA基因和hly基因的原核表达及ActA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利用PCR技术从血清型1/2a的LM4株中扩增出actA基因,经克隆筛选和测序鉴定后,构建成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actA及pET-actA,转入终宿主菌E.coli后,IPTG诱导目的蛋白的表达。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actA基因在两种载体中均获得表达,融合蛋白的大小分别约为120KD和97KD。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为了探讨NIDDM患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CD25)及转铁蛋白受体(TfR、CD71)的表达情况,了解NIDDM免疫功能状态,采用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检测
本文对矿山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进行详尽的论述,旨在引起各方的关注,确保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文章对辽宁地区中小型水工建筑物在负温冻融情况下遭受冻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水工混凝土冻害的防治措施技术,以便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的控制措施。
为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导致的不利影响,对省域的气候变化脆弱性进行定量评估并识别主要的影响因素具有显著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基于气候灾害风险、天气及气候事件、暴露度
朋辈心理辅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式的一种探索。朋辈心理辅导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互相给予心理安慰、鼓励、劝导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类似于心理咨询功能的帮助活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残障生可以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社会文化的发展为残障生提出了融合教育理念,而社会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翻转课堂的新型授课模式。融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