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系统的干扰协调调度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pengt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了适应移动化、宽带化、IP化的趋势,3GPP于2004年底提出了长期演进LTE技术。LTE采用OFDM接入技术,干扰来源为小区间干扰。为确保LTE系统的性能指标,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小区间干扰,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便被视为可解决该问题的LTE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传统的干扰协调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小区间干扰问题,但与此同时,会带来频谱利用率降低,尤其是在边缘用户重度负载场景中,仍不能有效地解决小区间干扰问题。因此,移动蜂窝网络中的小区间干扰协调问题仍是当下LTE系统研究关键与热点。论文围绕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重点研究LTE多小区系统中的传统干扰协调算法,包括部分频率复用算法和软频率复用算法,并依此对各公司提出的干扰协调算法进行分析。针对边缘用户重度负载场景下的小区间干扰问题,本文提出了两种与合适调度算法进行有效结合后的改进干扰协调算法,包括LDA-PF算法和LDA-APF算法。这两种算法可有效解决边缘用户重度负载下的小区间干扰问题,提升边缘用户吞吐量和多用户分集的效果。为了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本文通过MATLAB仿真平台对所提出的算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在边缘用户重度负载场景下,LDA-PF算法和LDA-APF算法均可有效解决小区间干扰问题,边缘用户吞吐量得到了提升。与传统干扰协调算法相比,LDA-PF和LDA-APF在边缘用户吞吐量上最大可分别提升14.3%和24.7%。
其他文献
Nyquist采样定理指出:想要不失真的将信号恢复出来,采样速率必须大于或等于信号最大带宽的两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对信息需求的数量与质量与日俱增,导
随着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红外焦平面阵列成像系统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夜间监测、非接触式测温以及电器设备热故障检测等领域。然而,受半导体材料和器件制造工艺的影响,焦平面阵列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站技术日趋成熟,互联网上的站点也越来越多,信息量非常巨大,而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对互联网上的信息需求也越来越大,搜索引擎技术的重要性愈加明显。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集群通信也在向基于TD-LTE技术的第四代数字集群演进。第四代集群在技术上将向系统IP化、业务多样化、数据宽带化、终端多模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对
随着产业信息化、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宽带化的业务需求越来越高,而原有的网络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无线数据量爆炸式的增长。为了满足人们对数据速率、服务质量的高要求,第
生物电信号的分析对于评估人体机能的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了两种新的生物电信号的分析方法,期望能够更有效的对生物电信号的不可逆性及耦合程度进行分析,并应用于实践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位置服务信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越来越重要,室外定位技术如GPS定位系统等已经运用的比较成熟。然而,室外定位系统在室内定位中却几乎无法发挥其作用,尤其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脚本解析引擎和客户端动态构建的跨平台手机移动中间件,用以在不同的手机操作系统上实现已有的PC软件和应用,并进一步提出使用Html5技术来实现界面构建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