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Brucella)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以母畜流产、不孕和公畜睾丸炎为特征。新孢子虫病(Neosporiasis)是多种动物的一种原虫病,其主要症状是孕畜流产、死胎和新生儿运动障碍等。牛布氏杆菌病和牛新孢子虫病均是引起牛繁殖障碍的重要传染性疾病。随着我国养牛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牛布氏杆菌病和牛新孢子虫病已严重阻碍了我国养牛业的健康发展。为了解吉林省部分地区牛布氏杆菌病和牛新孢子虫病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对吉林省延边地区和松原地区共计168份流产牛血清样本进行了布氏杆菌病检测,并对其中不同饲养方式、不同牛品种和不同年龄段的100份牛血清样本进行了比较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吉林省梅河、松原、长春、吉林和白山等5个地区的共计410份牛血清样本进行了牛新孢子虫抗体检测,并对其中不同饲养方式、不同牛品种和不同年龄段的193份牛血清样本进行了比较研究。在布氏杆菌病检测中,松原地区的牛血清样本阳性率为35.90%,延边地区牛血清样本阳性率为58.13%。结果显示,吉林省松原地区是牛布氏杆菌病的流行区域,延边地区中延吉市是牛布氏杆菌病流行最为严重区域,血清抗体阳性率高达64.00%。在牛新孢子虫病检测中,梅河、松原、长春、吉林和白山地区牛新孢子虫阳性率分别为19.67%、23.07%、10.53%、16.67%和35.75%。吉林省梅河、松原、长春、吉林和白山地区是牛新孢子虫病的流行区域,其中白山地区的长白县牛新孢子虫病的抗体阳性率高达39.65%,而且在不同饲养方式和不同品种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吉林省是牛布氏杆菌病和牛新孢子虫病的流行地区。本研究将为吉林省牛布氏杆菌病和牛新孢子病的防控提供科学的流行病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