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智力、文化冲击与个体绩效的关系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ewday4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劳动力与人才要素在全国范围的流动迅速增长。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省际流动人口扩张速度加快,尤其是向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型流动突破性增加。伴随这种地域间的流动,跨文化工作者的适应问题也成为心理学和管理学共同关注的话题。此外,工作绩效一直以来都是个人和组织共同的目标和关注的焦点,其研究也长盛不衰,随着地域间的文化交流碰撞日益增加,文化智力作为一种跨文化适应能力,正越来越多的影响到跨文化工作者的生活和工作,文化智力也成为绩效研究领域中的新方向。由于现阶段针对我国南北文化差异背景下跨文化工作者的文化智力状况及其与工作绩效关系的研究较少,并且少有人关注地域文化间的文化冲击现象。本文经过对前人研究的整合提出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以国内南北地域文化差异为背景,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从Earley和Ang的文化智力四维模型出发,研究跨文化工作者的文化智力及其四个维度与文化冲击和个体绩效之间的关系。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南北文化差异背景下,个体的文化智力对其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文化冲击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文化冲击对个体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文化智力的四个维度中,仅动机性和行为性文化智力对文化冲击和个体绩效的影响显著。同时文化冲击在文化智力与个体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文化冲击可以认为是文化智力对绩效的一个影响机制。研究结论表明除元认知性和认知性文化智力维度以外的其他假设均得到验证,支持了本文的理论模型。研究结论为提高跨文化工作者的文化智力、帮助其更好的适应新环境以及改善工作绩效提供借鉴。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基于本土地域文化差异的背景和样本对文化智力进行研究,并且引入文化冲击概念来解释文化智力与个体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
其他文献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与东盟的贸易尤其是在农业方面的交往越为密切,所以贸易双方把农业定为重点的合作项目,在研究双边农产品经贸往来合作时,贸易结构显示出了极其突出的重
新一轮电信重组使中国的通信产业原有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势必掀起新一轮的通信网络建设、完善的高潮,作为广东省通信业内有强大技术及施工力量的通信服务企业,在新一轮电信重组所带来的巨大机遇面前,长讯公司该如何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如何更快地进入角色,并迅速占领市场值得探讨。同时,面对日益增多的通信网络工程项目,努力提高工程项目的营销管理效率,为项目成功提供可靠的保证基础。本文结合营销管理学、管理经济学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历经时间较长,专制制度发展平稳有序,法律特权与此相适应,特征十分明显,“八议、官当、请、减、赎”等制度就是这种特权制度的具体体现.古代法律特权制度对
微量物证是指与案件有关的遗留在犯罪现场上、被害人身上或犯罪嫌疑人从现场上、被害人身上或犯罪嫌疑人从现场上带走的,能够为侦查破案提供方向、线索,能够证实犯罪的的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