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基于公民个人层面的分析

来源 :广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aibitian_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的培育程度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进程。因此,当下学校教师和教育学者都非常关注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那么作为“三个倡导”中的公民个体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是作为公民的高中生首先必须要树立的,今天学校的德育教育及思想政治课程改革都将公民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作为当今教育的重点方向。而高中阶段是学生个体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全球化、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对高中生进行公民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培育是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引领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研究的重点也将放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的培育上面。在理论上,本文基于研读文献,分析了公民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以及公民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分析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任务和特点,并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和公民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培育公民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实践上,本文基于设计问卷和实地观察,分析了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公民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以及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公民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从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水平、教学评价以及教育体制上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本文立足课程教学,从高中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以情感认同为切入点,从公民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定位,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培育目标,教师培训,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评价制度五个方面提供了相应的可供参考的建议,为高中生的公民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内化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
其他文献
在一幅作品之中,画家的绘画空间意识的表达是非常重要的,而中西方传统人物画在空间表现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当代工笔人物画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当代工笔人物画也呈现出新的面貌。本论文主要是通过研究中西方传统人物画的绘画空间表现的异同,以及研究20世纪以后西方艺术思想传入中国并且对工笔人物画产生的影响,分析当代工笔人物画家的作品,体味他们在不断地探索新的绘画空间的表现所呈现出来的新面貌,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和普遍探讨的焦点。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全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虽然在类型上有一定的共通之处,但有其特殊性。民族地区自身偏弱的财政状况与经济发展需要大量财政支出投入的不匹配,造成其急剧扩大的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以及激增的偿债压力,举债所带来的债务风险更为严峻。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其地处西部内陆,地区经济社会处于发展阶段,财政收入规模少,但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靠自
2015年,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承诺203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但就中国内部来看,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明显,一刀切的要求各区域与全国同时实现碳排放峰值是不合理的,也不符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西部地区而言,一方面,近年
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力量,也是成就大型企业、超级企业的基础,基础性企业的蓬勃发展,无疑促进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直接促进国家的经济、社会等问题的快速改变,可以全面调节劳动就业与社会稳定,是重要的战略举措与具体实施策略。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受限于企业规模等情况,人力资源的充分效率应用变得举足轻重,完善企业内部员工绩效考评模式,帮助提升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从而增加企业的综合实力,是企业发展目标实现的捷
晋国青铜文化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一支,也是形成侯马陶范艺术的根本。无论是在器型种类上还是纹饰内容上都覆盖了当时已知晋国青铜器的绝大多数,也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晋国青铜文化与侯马陶范艺术的认知,进而逐步确认了众多年代与产地长期不详的晋国青铜器。本人将从晋国青铜文化与侯马陶范艺术产生的历史背景与生产特点出发,先选取用以制作青铜器的陶范内部纹饰进行实验性创作;其次,对陶范图案在视觉习惯上与非视觉习惯上的形
近年来,随着海南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大学事务也日趋繁杂,为加强管理,合理分配资源,维持校园秩序,同时作为高校的主办者——政府一方面不断调整政府与高校关系,高校的外部管理体制在不断地变化,另一方面随着依法治国观念深入,依法治校也被纳入管理视野,政府也强化了对高校加强制度建设的要求,内外因素的交织作用之下,极大地增强了高校的制度建设动力,近年来,各高校都普遍加强了制度建设工作,建立健
近年来,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城乡教育差距是促使大量农村学生进城就读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现代农民的教育观念的改变,更注重对于子女的教育投入,以致出现了大规模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和陪读。农村学生进城就读,满足了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同时也加速了J县城镇化进程。但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加大了农村家长的经济压力;给城区学校管理带来了不便;给城市发展带来多种问题;影响了农村文化
笔者受北京律通创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委托,将美国某合资企业涉密私募备忘录的九个部分由英文译为简体中文。本报告是该笔译项目的总结。项目细节和翻译要求详见报告第一章。报告第二章概述笔者为保证译文质量而采取的译前质量保证措施,包括为了解法律翻译的指导准则和良好做法而查阅文献,为确保术语翻译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而编制中英对照术语表,为更好地把握原文内容、文体和风格而搜集和查阅平行文本。第三章讨论了笔者在翻译项目
以人为本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生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理念在教育管理中的实践和应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经历了探索、初创、停滞、恢复及繁荣发展等五个阶段。1990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施行标志着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开始逐步规范化,进入学生管理制度建设繁荣发展阶段。本研究以1990年至今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为研究对象,从制度背景、文本分析及制度文本特征三个方面探究高校学生管
随着世界各国联系越来越紧密,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英国,开启了中英关系的“黄金时期”。想要与英国建立良好的友邦关系,必然要深入了解这个国家,尤其是它的历史以及在过去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因此本次翻译实践选取了有关英国历史的书籍作为翻译文本。本翻译实践报告的翻译材料节选自《大不列颠史-第3卷:帝国命运1776-2000》中第五章和第六章,由英国历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史讲师西蒙·沙玛所著,并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