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陕西省苹果园采集叶样及叶营养元素含量的分析,研究了品种、砧木、施肥、产量、生长时期等因素对叶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探讨了叶分析营养诊断的适宜采样时期及陕西省苹果叶营养元素含量的标准值。研究结果表明:1.N、P、K、Ca、Mg、B等6种元素的取值遵从正态分布,Cu、Fe、Mn、Zn近似χ2分布。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元素,采用4点5分段的概率分级法,使1 5级分别对应叶营养元素含量标准值中的缺乏、低值、正常值、高值、过高5个数值范围,各级出现的叶样概率分别为10%、20%、40%、20%和10%,其中处在第3级的叶样数占总样本的40%,叶分析值在(-0.5246S) +0.5246S之间,可作为标准值的正常值范围,这与通过高产水平果园叶分析值制定的标准值的正常值非常接近。对于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元素,可参考高产水平果园的叶分析值对概率分级法进行矫正。据此制定出陕西苹果叶营养元素含量的标准值,与国内外标准值相比,陕西标准值表现Cu、Mg、Ca 、N水平高, K、Fe、Zn、 P水平低,Mn、B基本一致的特点。2.品种、砧木、施肥、产量等因素影响苹果叶营养元素的含量。富士、秦冠、红星、金冠4个品种间N、K、Ca、Mn、Zn 、B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Mg、Cu、Fe差异不显著。N、 Ca、 Mg、Cu、Zn等5种元素含量与产量水平成正相关, P、 K等2种元素含量与产量水平之间呈负相关, B、Fe、Mn等3种元素含量与产量水平间的变化不规律。M9、M26、M7、MM106矮化中间砧及新疆野苹果乔化基砧等5种砧木上苹果品种叶片中的元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M9的叶营养元素含量除K外,其余偏低;乔化基砧的Zn、Mn、Cu含量较M26、M7、MM106矮化中间砧低,而Fe含量较高。增施肥料,叶片N、P、K含量提高幅度4.51% 25.37%。3.苹果叶营养元素含量随生长发育进程而变化,叶片Ca、Mg、Mn、Zn、Cu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叶片N、P含量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叶片K、Fe含量生长前期、后期较高,中期略低;叶片B含量生长前期呈现上升趋势,后期有所下降。研究表明,盛花后8590d为叶营养诊断采集叶样的适宜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