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汉语学习者对孔子学院的认知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aorou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与政策之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同中国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国与世界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交流合作越来越密切。在这一形势下,语言成为了各国之间合作交流的媒介和载体。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在世界上形成了“汉语热”这一浪潮。孔子学院作为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传播、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机构,为中国与世界的沟通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蒙古国因为特殊的地缘、民族文化关系,与中国的交流尤为紧密,汉语也成为了蒙古国的第二大外语。自孔子学院成立以来,海内外专家学者对孔子学院的建设提出了许多建议,但是站在本土汉语学习者角度针对孔子学院的研究有所缺失,并且对于汉语学习者对孔子学院的认知方面研究有所缺失。孔子学院面向的是本土的汉语学习者,只有充分了解本土汉语学习者对孔子学院的认知和评价,才能了解较为了解到孔子学院在本土汉语学习者眼中的形象,才能在孔子学院的建设方面提出更为具体的建议,才能使孔子学院展现出更多的本土优势,吸引更多的汉语爱好者和中华文化爱好者前来学习交流,从而真正发挥孔子学院作为文化交流机构的最大效应。站在这一角度上,通过调查问卷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文献研究法及统计分析法,针对蒙古国汉语学习者对孔子学院的认知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研究得知,蒙古国汉语学习者对本土孔子学院整体评价较高,且对孔子学院的性质有较为准确的认识。但是蒙古国孔子学院在“三教”问题和文化活动举办上还有一定的问题,导致被调查者对孔子学院教学和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在被调查者提出的具体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汉办志愿者及公派教师的意见,在蒙古国汉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为孔子学院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从而使孔子学院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本文共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选题的背景以及意义、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国内外研究成果。第一部分通过调查研究蒙古国汉语学习人数、汉语学校的建设、汉语教师的派遣和分布及孔子学院的建设方面,着重介绍了蒙古国汉语学习的现状。在第二章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得出蒙古国汉语学习者对孔子学院的认知整体来说较为积极。第三章通过总结调查问卷中的具体数据及其结果,重点分析蒙古国孔子学院还存在的一些问题。第四章通过蒙古国孔子学院体现出来的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最后是总结部分,包括本论文的研究结论以及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本试验利用不同浓度的沼液对小麦进行播前浸种处理,通过观察小麦各个生育期的变化,比较各个处理的经济性状,获得沼液浸种小麦的最适浓度,从而为沼液浸种在小麦上的应用提供可靠的
聚酯废水是一种较难处理的高浓度废水 ,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UASB(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 +活性污泥法为主的工艺处理聚酯废水的工程实例。实践证明当进水COD 60 0 0mg·L-
现代企业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两权分离的制度,公司股东通过聘请专业的经理人来对企业进行管理,同时这也导致了经营者与股东之间存在利益上的冲突,使得企业代理成本增加。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通过授予经营者公司股权的方式让经营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趋于一致。随着时间推移,在知识经济时代,激励的对象不再限制于公司的高层管理者,而是扩大到普通员工的身上。通过员工持股计划让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翁”,与高层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