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流脉冲电子束材料表面改性的二维数值模拟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632709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学位论文主要以纯Al材料为实验基础,研究强流脉冲电子束材料表面改性过程的机制和二维温度场的数值模拟。首先,我们采用瞬态的热-力学方程对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改性的动态过程给予了合理的物理描述,包括快速变化的温度场、随温度场耦合变化的热弹性应力波、准静态热应力等。建立了样品的二维温度场和弹性范围内的热应力场的数学物理模型,利用显式有限中心差分法求解温度场及热应力场,并对其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经过反复模拟,得到了不同时刻的温度场随着材料表层的径向和轴向变化的相关分布。 在温度场数值模拟计算中,提出圆柱形样品的内热源处理方法,首先通过实测数据拟合了脉冲半高宽为0.8μs、电子束能量密度为3~4.5J/cm2、加速电压为28KV的脉冲加速电压和脉冲电子束功率的函数,并考虑了伴随相变的热传导系数及比热容等物理参数随温度的变化。在材料熔化过程中,采用温度补偿法处理潜热的吸收和释放。使用显式差分法模拟温度场,需要满足一定的稳定性条件。根据温度场的模拟结果,给出了最先熔化时刻0.58μs、熔化深度大约为1.9μm等有关参数,揭示了电子束作用范围及材料径向和轴向的传热的变化情况。 我们还给出了电子束轰击样品的实验结果,熔化层厚度为1.4μm左右,可以知道,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实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相结合,解释了材料表层径向温度的分布特点。 假定材料没有熔化,即在作用时间内,材料只发生弹性变形不涉及熔化后的塑性变形,根据简化的热应力场数学物理模型,我们研究了在弹性限度内热应力波的色散关系,从而了解热应力波的传播情况及对材料的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对专业化水平要求的提升,职业技术学校以其培养专业人才的特点在教育模式上也应有所改善。色彩教学课程涵盖了美术设计的基础性知识,职业技术学校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
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战略的提出,通过推进贸易便利化以提高贸易效率和产品国际竞争力,成为推动国家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必然选择。建立完整的贸易便利化指
本论文采用离子束溅射工艺在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和铝酸镧(LaAlO_3)衬底上制备La_(0.5)Sr_(0.5)CoO_3(LSCO)钙钛矿薄膜。采用拉曼光谱技术,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和衬底对LSCO薄膜的晶体结构、分子振动模式和化学键长度的影响及其机理,发现了LSCO薄膜的拉曼光谱与晶体结构中CoO_6的振动模式密切相关;利用量子化学计算软件Gaussian03,模拟计算了La_(0.5)
二硫化钼因其层与层间脆弱的范德华作用力而易于剥离为单层或薄层二硫化钼纳米片。单层或薄层二硫化钼纳米片以其独特的性质,已在场效应晶体管、光催化作用下的能量转换及锂电池等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然而,未经修饰的二硫化钼并无法满足当前诸多方面的应用需要,基于二硫化钼的多功能纳米材料的发展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二硫化钼材料的角度出发,结合金纳米颗粒的优势,分别使用微波辅热法及电化学沉积法合成了金纳米颗粒功能化
悬臂型压电发电装置能够直接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转换效率高等优势。该发电装置在谐振条件下能够产生很高的输出电压。其固有频率与材料的尺寸和力学性量切相关;合适的外加负载其能够产生较大的能量输出。所以研究此类发电装置的固有频率与能量输出对于提高发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正压电效应为基础,基于压电振子的振动模式,支撑方式等条件,建立了压电发电理论模型。将压电陶瓷PZT-5H制作成
硫系元素过饱和掺杂硅材料具有宽光谱高吸收的特性,且掺杂元素在适当条件下能够释放价电子成为自由载流子,使掺杂层成为重掺N+层,这些特性使得硫族过饱和掺杂硅材料在红外探测、